在清理藥品的時候要先查看藥品的包裝盒或說明書,在“貯藏”一項,其對溫度的要求一般分如下幾種:常溫(指最高不超過30℃)、陰涼處(指20℃以下)和冷藏(指2℃~8℃)。根據這一要求,夏天可為不同的藥物選擇不同的貯藏措施。
■應放進冰箱冷藏的藥品
生物制劑:主要是白蛋白、丙種球蛋白、干擾素、疫苗、微生態制劑(如麗珠腸樂、培菲康)等生物制品。需要強調的是必須放在冷藏室,嚴禁放入冷凍室,一旦讓藥品結冰則嚴重影響藥效,還有可能將藥瓶凍裂而不能再用。
其他外用制劑:如搽劑中通常含有揮發性的溶媒,如酒精等,因此,使用后應擰緊瓶蓋,放置于冰箱中冷藏;五官科制劑,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劑和漱口液等外用藥品,在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獲得較長的保存時間;大部分皮膚科外用混懸劑,均是以粉末狀盛裝在容器內,在未沖泡的狀態下,室溫下的保存期為標示的有效期。一旦加水后,其保存期限已縮短,一般不超過15天,因此應該放置在冰箱中冷藏;栓劑因氣溫過高可出現軟化而不易使用,在夏天高溫時,栓劑可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前放入冰箱,等硬化后取出使用。
代煎中藥:經研究認為,密封真空包裝的中藥湯劑最好在冰箱冷藏室0℃-5℃范圍內保存,保存時間最長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過7天。一方面是因為湯藥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溫保存,這會“加速”藥湯變質;另一方面,煎煮的藥湯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動物類中藥或熟地、黃芪等糖分含量較高的中藥,也會影響保存時間。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的中藥湯劑,一般不建議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應超過3天,以免藥液變質影響健康。
■不宜放進冰箱的藥品
開封后的口服固體制劑:如膠丸、片劑和膠囊,開啟包裝后特別容易吸濕,故不宜放入冰箱內。散裝藥片或膠囊一般可室溫放置,用避光玻璃瓶,或棕色塑料瓶盛放。另外,藥品開封后應盡快用完,不可再參照上面的有效期服用。
其他制劑:各種糖漿劑開瓶后一般不需要放在冰箱內,只要在室溫下保存即可。因為過低的溫度下,可能會降低藥物的溶解度,糖漿中糖分也容易析出結晶,導致藥物濃度與原先標注的不符。外用的乳膏保存溫度過低可引起基質分層,影響軟膏的均勻性與藥效。因此,軟膏不宜放于冰箱冷藏保存,室溫中存放即可。
名貴中草藥不能直接放冰箱:不少人喜歡把吃剩的或親戚朋友贈送的名貴中藥貯存在冰箱里,以為這樣可以長時間保存。但是必須強調,中藥材直接放在冰箱里,時間長了各種細菌會侵入中藥材內,由于冰箱內潮濕,更利于細菌繁殖。中藥材一旦變質,就會影響藥性,吃了變質中藥不但起不到藥效,還會出現副作用。少量名貴中藥放入冰箱前最好先用容器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