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是名貴中藥之一,國內外市場暢銷。當歸以主根粗長、油潤,表皮黃棕色,斷面黃白色,香氣濃郁為優質品。國家藥材商品規格標準將商品當歸分為全歸、歸頭兩個品別,9個等級。因此,掌握采收與加工技術非常重要。
1。根的收獲
10月上旬植株葉片變黃,割去地上部分使陽光曬到地面促使根部成熟。10月上旬—11月上旬挖當歸。過遲氣溫下降營養物質分解消耗,產量降低,質量下降。采挖時小心挖起全根,抖去泥土。從地的一端盡量挖全,挖后結合犁地再撿一次漏挖的當歸。
2。加工方法
去掉病爛根和殘留葉柄,置于通風室內或屋檐下陰晾,待根部柔軟后按規格大小扎成0。5—1kg重的扁平把子,置于干燥通風室內或特制熏棚。室內設高1。3 —1。7m的木架,上鋪竹條,將當歸把子平放3層,再立放1層,厚30—50cm;也可扎成小把裝入長方形竹筐在木架上放齊,便于翻動和操作。用濕樹枝或濕草作燃料生煙使當歸上色,忌用明火。數天后,根表面呈金黃或褐色時換用煤或柴火烘干,室內溫度控制在35—70℃,經8—20天當歸干度達70%— 80%即停火,待其自干(不宜陰干,曬干或火烤,否則降低商品質量)。當歸可產干貨1500—2250kg/hm2,豐產田可達6000kg/hm2。
3。全歸規格標準
一、二等:干貨。上部主根圓柱形,下部有多條支根,根梢不細于0。2cm。表面棕黃或黃褐色,斷面黃白或淡黃色,具油性,氣芳香,味甘微苦。每kg40支以內(二等每kg70支以內)。無抽苔根、雜質、蟲柱、霉變。三、四等:干貨。每kg110支以內,其它質量標準與一、二等相同。五等:(常行歸)干貨。凡不符合以上分等的小貨,全歸占30%,腿渣占70%,具油性。無抽苔根、雜質、蟲蛀、霉變。
4。歸頭規格標準
一、二等:干貨。純主根,呈長圓形或拳狀。表面棕黃或黃褐色,斷面黃白或淡黃色,具油性,氣芳香,味甘苦。每kg40支以內。(二等每kg80支以內)。無枯干、雜質、蟲柱、霉變。三、四等:干貨。純主根,呈長圓形或拳狀。每kg120支以內(四等每kg160支)。其它質量標準與一、二等相同。
5。商品歸的貯藏
當歸易遭蟲蛀、發霉泛油。商品末端易吸潮變軟,可任意彎曲,表面有油狀物溢出并散發異味。因此當年收獲的當歸要貯于陰涼干燥處,溫度在28℃以下,相對濕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為13%—15%。貯藏室內定期檢查,發現吸潮或輕度霉變、蟲蛀,要及時晾曬或用60℃的溫度烘干。有條件的地方可用密閉抽氧充氮技術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