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盒藥才吃了沒幾包,其他的就過期了,想想真可惜。”前天晚上,市民小黃感覺有點感冒癥狀,翻出抽屜里的感冒沖劑,結果一看,已經過了有效期。他順手翻了一下那個抽屜,發現自己之前買的不少常用藥都已經過期了,有些散落在那里的藥自己都分不清當時是吃什么的。
小黃說,他的身體還算不錯,平時很少生病,無非就是感冒、中暑,有時候胃不舒服。有什么不舒服,就自己到藥店里買點常用藥。他發現大部分藥都是整盒整盒賣的,沒等吃完,差不多身體就好了。開始他覺得整盒買也好,等下次生病就省得再買。但是前天晚上這一翻,讓他覺得不是那么回事,藥品畢竟是有保質期的,過期的藥怎么敢吃?誰知道下次生病是什么時候?有些成板的藥丸打開后丟了包裝,自己也想不出來當時是吃什么毛病的。昨天一大早,他只得又到藥店去買感冒沖劑,他向藥店營業員提出,只買四包行不行。對方當即拒絕了他的要求,她的說法是“我們的價格就是整盒的價格,再說,以后都用得到的”。
小黃認為,這其實是一種浪費。有些市民如果不仔細,還會服下過期的藥品。
和小黃有相同感受的市民還不少,談及這個話題,市民吳小姐表示自己浪費的藥也不少。有段時間,她經常胃痛,厲害的時候只有服用止痛片才能緩解。但是醫生說止痛片是不能多吃的,會有副作用,所以她在實在難以忍受的時候才用上一顆。但是藥店賣藥最起碼也是整板賣的。現在好幾種止痛片都擱在那里。
昨天下午,記者在市區江南跑了幾家藥店,要求將柜臺內整盒的藥品拆散了買,大多遭到拒絕。在市區雙溪西路的一家藥店,記者一再向店員表示,這么多實在用不了,最后,店員才折算出單件藥品的價格后出售。記者發現,一些藥店,也會考慮到顧客的經濟承受能力,將價格比較昂貴的藥品拆散了賣。
藥店銷售人員朱女士介紹,由于拆零專柜的藥品價格相對實惠,如果有這項服務,很多市民會愿意選擇購買。但好像長期以來大家買藥也習慣于買整盒的,尤其是一些價格不高的常用藥。
據她介紹,國家出臺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中規定了拆零藥必須在拆零藥柜臺中出售,但未強制要求藥房必須設立拆零藥柜臺。大部分藥店之所以不愿意提供拆零服務是有原因的。藥品的包裝大多也是根據治療所需的劑量來設計的,而且藥店拆零銷售藥品時 ,必須在藥品上注明藥品名稱、規格、服用方法、有效期等內容,并要有專門的人員管理柜臺,這不僅增加了藥店工作的難度和強度,而且無形之中提高了成本。而且一些小藥店如果整盒包裝的藥品拆散后,剩余的藥品可能無人問津。這樣一來,銷售拆零藥品的風險提高了,但是利潤卻降低了。
(責任編輯:藥品網y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