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人體有內分泌系統,分泌各種激素和神經系統一起調節人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如因某種原因使這種平衡打破了(某種激素過多或過少)這就造成內分泌失調。女性內分泌失調的癥狀有哪些呢?
女性內分泌失調的癥狀有哪些呢?
1、肌膚惡化:肌膚上突然出現了很多黃斑、面色發暗、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妝品也無濟于事,其實這不只是單單的皮膚問題,這些色斑也是內分泌不穩定時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
2、脾氣急躁:更年期女性經常會出現一些脾氣急躁,情緒變化較大的情況,出現出汗、脾氣變壞等,這可能是女性內分泌功能出現下降導致的。
3、婦科疾病:婦科內分泌疾病很常見,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量不規律、痛經、月經不調等都是婦科內分泌的疾病,還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內分泌失調有關,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內分泌失調。
4、肥胖:“喝涼水都長肉”,很多人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據內分泌科醫生介紹,這可能和本人的內分泌失調有關系,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飲食習慣也會對內分泌產生影響。
5、不孕:有的女性婚后多年,性生活正常,卻懷孕無望。去醫院檢查,醫生告之,先調內分泌。究其原因,是因為內分泌失調,使得大腦皮層對內分泌的調節不靈,導致某些與懷孕密切相關的激素正常的分泌紊亂,影響懷孕;或是子宮內膜受損,對女性激素的反應不靈敏,反射性地影響內分泌的調節,降低了受孕成功的機會。
6、乳房:乳房脹痛、乳腺增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內分泌失調。乳房更重要的作用則是通過雌激素的分泌促進其生長發育,所以一旦內分泌失衡,紊亂,便容易形成乳腺增生及乳腺癌。
7、體毛:不論男女,體內的內分泌系統都會同時產生與釋放雄性激素與雌性激素,差別在于男生的雄性素較多,女性的雄性素較少,這樣才會產生各自的特征。但當體內的內分泌失調時,女性雄性激素分泌過多,就可能會有多毛的癥狀。
8、白發、早衰:白發早衰也可能是個內分泌問題。另外,內分泌失調,尤其是性激素分泌減少,是導致人體衰老的重要原因。
中醫治療內分泌失調治療法
中醫調理調節內分泌失調,主要是令氣血通暢,使精血滋養全身,促進血液循環,由內而外的全面調理。
1、中醫以為,玫瑰的藥性十分平和,可能丑養人的心肝血脈。披發體內淤滯的氣血,起到平靜、安神跟調節內分泌的功能。取玫瑰花15克,大棗3--5枚,西洋參9克,沖泡代茶。可起到理氣活血、調養脾胃的功效。對面部有黃褐斑的女性尤為合適。
2、牛肝500克,白菊花9克,白僵蠶9克,白芍9克,白茯苓12克,茵陳12克,生甘草3克,絲瓜30克(后六味放入紗布包內),大米100克,加水2000毫升煮成稠粥,煎后撈出藥包,500毫升湯分兩日服用。吃肝喝粥,早晚各服一次,每個療程10天(兩天熬一次粥,不要一次熬出來),兩療程之距離一周,連服三個療程。此方無副作用。
3、桃花(干品)1克,凈豬蹄1只,粳米100克,細鹽、醬油、生姜末、蔥、香油、味精各適量。將桃花焙干,研成細末備用;淘凈粳米,把豬蹄皮肉與骨頭離開,置鐵鍋中加適量凈水旺火煮沸,改文火燉至豬蹄爛熟時,將骨頭掏出,加米及桃花末,文火煨粥,粥成加鹽、香油等調料,拌勻。隔日一劑,分數次溫服。本方活血化淤,適于產后女性。
4、在清明節前后采集東南方向枝條上花苞初放或未幾的桃花300克,與白芷40克同放瓶中,加上等白酒100毫升,密封1個月后開封取用。遲早各飲桃斑白芷酒1盅。飲用時倒少許藥酒于手掌之中,雙手對擦,待手心發燒后,往返擦面部。
調節內分泌重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醫治,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穎果蔬、高蛋白類的食品,多喝水,彌補身材所需的水分,同時多加入各種活動錘煉,增強體質,還要有迷信的生涯規律,不要常常熬夜,免得畸形的生理法則,造成荷爾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進而引發其余疾病,還要留神休息、充分睡眠。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