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望聞問切”是中醫的特色療法,我們知道望聞問切中有四個步驟,問診是第二個步驟,你去看中醫,中醫的問診有著一定的規律性,那么中醫問診到底問什么呢?
1、問二便
了解大、小便的性狀、顏色、氣味、時間、量的多少及排便次數,排便、排尿感覺等。
便次異常:排便困難,多日不便,稱為便秘。熱盛傷津者為熱秘,陰寒內結者為冷秘,氣機阻滯者為氣秘,氣虛無力為虛秘。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樣,便次增多為泄瀉。大便稀薄不成形為溏泄,多為脾失健運。腹痛泄瀉在黎明者為五更泄,多為腎陽虛。腹痛泄瀉,瀉后痛減為傷食泄瀉。
便質異常:排便時肛門有灼熱感、下墮感為脾虛氣陷。排便不爽為肝郁。便泄不爽有未消化食物,瀉后腹痛減多為傷食。若便黃粘滯不爽多為濕熱結于大腸。腹痛窘迫,時時欲瀉多因濕熱內阻,腸道氣滯所致,是痢疾病的癥狀。大便不能自控,多因腎陽虛衰。
尿量異常:尿量增多為虛寒。尿量減少由于熱盛、汗多傷津,或因吐瀉損傷津液所致。
尿次異常:小便次數增多,尿短赤急迫而數,多為濕熱。久病尿清長而頻數、夜間尿次增多,屬腎陽虛。小便不暢,點滴而出,小便不通一般為濕熱或瘀血、砂石阻塞所致,屬實證,若因腎陽不足屬虛證。
排尿感覺異常:排尿痛,急迫、灼熱感,多為濕熱下注膀胱所致。常見于淋病。小便不能控制,睡中不自主排尿為腎氣不固。神志昏迷而失禁屬危重證。
2、問寒熱
寒熱的產生,主要決定于病邪的性質和機體的陰陽盛衰,是機體正邪相交的表現。
但寒不熱:病人感覺寒冷,而不發熱。屬于陽氣不足的虛寒證。
但熱不寒:病人發熱,不感覺冷或反而怕熱,為里熱癥。若高熱伴見口渴喜冷飲,出汗、大便秘結為實熱證。若午后低熱,伴有手足心發熱,夜間出汗,兩顴發紅者為里虛熱證。
惡寒發熱:病人自覺怕冷而體溫升高。表示外感病的初起。
寒熱往來:寒與熱交替出現。寒熱往來定時者,為瘧疾。寒熱往來不定時者,伴兩脅脹痛、口苦為肝膽病。
3、問汗
汗出與陽氣盛衰、津液盈虧相關。
無汗:外感病寒邪,發熱、怕寒、頭痛無汗者為表實證。
出汗:外感風邪,發熱、怕風汗出者,為表虛證。
自汗:白天稍活動即出汗,常伴疲勞乏力、氣短畏寒,陽氣虛損所致,多為內傷病。
盜汗:指夜間睡著后出汗,伴有發熱、顴紅、心煩、失眠多夢、口干舌燥,為陰虛內熱所致,為內傷病。
4、問睡眠
失眠:入睡難或睡中易醒,醒后難以入睡或易驚醒,或徹夜不眠。多為陰血不足,心失所養。常伴有心悸、多夢、耳鳴、潮熱等癥。如痰火食積內憂失眠,常伴有面紅、氣短、口渴、胃部不適等癥。
嗜睡:睡意很濃,經常不由自主地入睡。若年高體虛者多屬心腎陽虛;肥胖者多伴有腹脹、痰多,為脾虛濕盛,清陽不升所致。
5、問疼痛
詢問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以觀察病情。
頭痛:突然頭痛,痛無休止、伴有怕寒發熱,多為外感實證。頭痛時發時止,有脹痛勞累后加重,或伴有眩暈者,多為內傷虛癥。
胸痛:肺熱之胸痛以一側為多,發熱咳嗽、痰黃而稠;胸痹證之胸前心區有重壓感,或刺痛,反復發作,伴有心悸氣短;
肝膽病疼痛表現為兩脅脹痛不適;
胃病疼痛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伴有噯氣吐酸水。
6、問飲食口味
包括了解飲水多少,喜冷喜熱,食欲與食量,口中異常味覺等方面。
口渴多飲:口渴多飲多為津液已傷,多見于熱證、燥證,或汗、吐、下利太過。如渴喜冷飲,是里熱傷津。尿多身瘦為糖尿病。
口不渴與渴不多飲:口不渴,不欲飲水多屬寒證?诳氏诧嫞嬎赐露鄬偎疂駜韧S谖浮?诳什欢囡嫞蚁矡犸嫸鄬贊褡C或虛寒證,且喜冷飲者為屬濕熱證。
不欲進食與厭食:不想進食或食之無味,食欲低下,為不欲進食。如新病多為傷食或外感發熱。久病不欲食則是脾胃虛弱。若厭惡食物,多見于食滯內停,或肝脾濕熱,。
多食與偏食:多食易饑,多因胃火盛,胃熱則消谷。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暴食多為脾胃之氣將絕的征象。偏食生米、泥土異物等是蟲積。
口味:口苦為肝膽有熱,口酸有腐味為胃腸積滯,口臭為胃火盛,口淡為胃有濕、或虛證,口甜為脾有濕熱,口咸為腎虛。
通過介紹,我們知道了中醫問診問的內容,如果你要是想去看醫生,就要留意日常自己的大便,自己的口味,自己的異樣,不然的話中醫怎么診斷你的疾病呢?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