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2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1、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項
凡發(fā)熱、嚴重感染及其他嚴重的全身性疾病者,應暫緩接種。
新生兒第一針必須在出生后24小時內(nèi)注射,若超過48小時后注射。則預防效果降低。出生后一個月仍未行注射者,則應先檢測有關(guān)乙肝指標,證實未被感染者,可與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乙肝疫苗與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腦疫苗等同時接種,互相之間無干擾作用;但有人認為若與麻疹疫苗同時接種,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開接種。
注射后局部應保持衛(wèi)生,最好三天內(nèi)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注射第3針疫苗后的1-3個月,應到醫(yī)院檢測保護性抗體(抗-HBs)水平,以判斷免疫效果。若無效者,需行加強注射一次。
成人注射前需先檢測乙肝病毒(HBV)指標,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產(chǎn)生保護性抗體者,不需注射疫苗。
2、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2.1、之前尚未完成乙肝疫苗接種者,接種疫苗前需進行化驗,如果乙肝三系統(tǒng)檢查均為陰性,轉(zhuǎn)氨酶正常,應按0-1-6程序全程接種乙肝疫苗,接種完第一針乙肝疫苗間隔一個月后接種第二針,間隔6個月后接種第三針乙肝疫苗。對于新生兒,如果父母雙方均無乙肝,應在該新生兒出生后盡快(24小時內(nèi))注射第一針,1個月后打第二針,6個月后打第三針。
2.2、之前結(jié)果過乙肝疫苗者,乙肝疫苗的續(xù)種時間,則應參考機體乙肝保護性抗體的強弱程度(主要是因為接種乙肝疫苗產(chǎn)生的乙肝保護性抗體,并不會終身存在):如乙肝保護性抗體滴度≥10國際單位/毫升時則可不必接種;但如果乙肝保護性抗體滴度<10國際單位/毫升,特別是<5國際單位/毫升時則需及時補種乙肝疫苗,以增強抗體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3、哪些是乙肝的病因
3.1、過度勞累:這是主要的乙肝病因。因為過度的勞累,如繁重的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都會使機體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tài),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而發(fā)病。
3.2、疲勞、創(chuàng)傷、精神刺激及藥物毒性作用的情況下的乙肝病因,由于機體抵抗力降低,病毒便重新活躍起來進行復制與繁殖。
3.3、受寒:這種乙肝病因能使體內(nèi)各種化學反應遲緩,抵抗力下降,侵入人體的肝炎病毒得到了繁殖的機會。
3.4、營養(yǎng)不良:如偏食、大量抽煙、酗酒等,使身體抵 抗力減弱,尤其是酗酒引起的肝細胞損害也是一種常見的乙肝病因。
生活中如何預防乙肝
乙型肝炎病毒以其病毒含量的多少作為傳染指標來看,第一重要的是血液。大三陽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每毫升血中含有1000萬至幾億個成熟的乙型肝炎病毒顆粒。極微量的血液進入皮膚黏膜的破口,就可造成感染。
第二是月經(jīng)血所含的病毒量和血液是相似的,是重要的傳染源。第三是陰道分泌物和精液所含病毒量雖不及血液及月經(jīng)多,但是在性生活中常能通過生殖黏膜破損,而感染性伙伴。在乳汁、唾液中雖然有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但造成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故不把它們作為主要傳播原因?qū)ΥK栽谏钌献钪饕拇胧┦穷A防血傳播及性傳播。
1、不用未檢測乙型肝炎指標的血液及血制品。
2、不到黑窩點去獻血。
3、不要從事男同性戀和宿娼活動。
4、不要用不潔的注射器、穿刺針、針灸針、牙鉆、內(nèi)窺鏡等介入性醫(yī)療儀器。
5、不要用不消毒的剃須刀、穿耳針、文身針等進行美容活動。
6、不要和乙型肝炎病人及乙肝病毒攜帶者共用毛巾、牙刷、被褥等,以防生活接觸性感染。
乙肝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
1、忌亂用激素和抗生素。“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對肝腎都有損害,肝病病人必定要在醫(yī)生的準確指導下,合理用藥。
2、乙肝病人忌辛辣。辛辣食物易導致消化道生濕化熱,濕熱攙雜,肝膽氣機失調(diào),消化功用削弱。故應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3、忌情志不暢。肝病病人應忌惱怒、失望、焦慮等,由于肝病病人久治不愈,常便人焦慮,想入非非,易發(fā)火而郁怒傷肝,肝氣郁結(jié)不舒易成積癖。
4、忌吸煙。煙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zhì),能損害肝功用,按捺肝細胞再生和批改,因此肝病病人有必要戒煙。
5、忌喝酒。酒精的百分之九十要在肝臟內(nèi)代謝,酒精可以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tǒng)遭到煩擾損壞,所以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患有急性或緩慢活動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數(shù)喝酒,也會使病情重復或發(fā)生變化。
6、忌食加工食物。少吃罐裝或瓶裝的飲料、食物。由于罐裝、瓶裝的飲料、食物中通常參與防腐劑,對肝臟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無相關(guān)信息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