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味美,燉、燜、蒸 什么吃法最適合你?
燉、燜、蒸:原汁原味 這種吃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營養成分不丟失,滋補效果最佳。燉湯時先用一些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燉半小時成奶白色湯,撈出湯骨,再將洗過的羊肉放入鍋中,加入蔥、姜小火燉制。如果用砂鍋燉,風味更好。
喜歡吃肉的朋友們可以選擇燜和蒸的吃法,因為羊肉的營養成分基本上還在肉里面;喜歡喝湯的可以選擇燉羊肉的吃法,這時候的湯就是精華了。這兩種吃法,在進補的同時還能兼顧自己的口腹之欲哦!
吃羊肉不可不知羊肉的8種滋補妙用 羊肉性味甘溫。羊肉可治療陽痿、早泄、經少不孕、產后虛羸、腹痛寒疝、胃寒腹痛、納食不化、肺氣虛弱、久咳哮喘等疾病。加入中藥材,做成藥膳,起到滋補和保健作用。
1。涮羊肉,配盤豆腐 涮羊肉時加點豆腐可以消減羊肉的熱性。因為豆腐味甘性涼,有生津解毒的作用,和羊肉一同涮,能補脾益胃、解熱毒,在發揮其補中益氣作用的同時,對羊肉的“燥補”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豆腐種類上,選擇傳統制作的豆腐最好,用鹵水點的北豆腐尤其理想。凍豆腐的營養不會流失,且涮火鍋口味也好。內酯豆腐雖然質地柔軟細滑,但營養成分比傳統豆腐稍差。
2、羊肉150克,粳米100克,生姜5片。共煮粥,加油、食鹽調味。主治體虛怕冷,腰腿酸軟,腎虛陽痿,遺精早泄,月經不調,血虛經痛。
3、羊肉1000克,甘草、當歸各10克,食鹽、生姜、桂皮、八角及水適量,小火燜熟。主治老人感冒,風寒咳嗽,體虛怕冷,腰酸腿軟,小便頻繁。
4、羊肉150~200克,大蒜40~50克,蝦米30克。先煮蝦米、大蔥后下羊肉,至肉熟。飲湯食蝦與肉。適用于腎虛陽弱,陽痿,腰冷痛,畏寒,夜尿多等癥狀。
5、羊肉500克,黨芪、黨參各30克,生姜25克,當歸20克同煮。食肉喝湯,治氣血虛弱,營養不良,貧血,低熱多汗,手足冷等病癥。
6、羊肉250克,當歸30克,生姜15克,加水煎至羊肉爛熟,去渣取汁服。用于脾胃虛寒,里急腹痛,產后腹中冷痛及腹中寒疝之癥。
7、羊肉250克,煮爛,再加鮮山藥500克,糯米250克,煮成粥。早晚各食1次,治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腰酸尿頻,體弱畏寒等病癥。
8、羊肉200克,當歸15克,生姜30克,蔥白10克,共煮,加食鹽等調料,吃肉喝湯。治虛冷反胃,寒疝及感冒等病癥。
9、羊肉250克,豬蹄1只,調料適量。羊肉翻炒,蒸米醋去盡膻味,與豬蹄燜熟。適用于產后乳汁不足,腰酸及小腹冷痛、產后虛寒貧血等癥。
小編提示: 哪些人不宜吃羊肉? 羊肉雖有良好補益功能,但也有其適應證。倘若患慢性病,尤其是患肝病者,均不宜食羊肉。 因為羊肉甘溫而大熱,民間稱為“發食”,加上羊肉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脂肪等,食后肝臟不能完全將其分解吸收,還可使肝臟病復發,或加重病情。
另外,某些熱性病,如痰火濕熱及傳染病早期,浮腫,以及患外感、牙病、癤腫、痔瘡等癥者也不宜食羊肉。高血壓、肝陽旺盛的人也不宜多吃羊肉,否則易引起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