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貼被“通緝”,選暈車藥別再“犯暈”,消毒暈車貼大曝光,三個“認準”選對暈車藥。今年“3•15”,“安全”問題是人們集中關注的焦點,對于事關生命健康的醫藥行業,消費者更是給予空前關注。隨著四川、陜西等地相繼投訴,各地“暈車貼”亂象事件逐漸浮出水面,引起各界的強烈反響。
其中,成都游客馬小姐向消協投訴:在使用了某品牌暈車貼后,身體居然出現了呼吸困難、惡心反酸、嘔吐等嚴重不良反應,在查看藥品批號后,她驚愕的發現此暈車貼竟然是消毒產品。此后媒體進一步查證:許多“暈車貼”明顯違規,這些藥品或使用保健品批文,或只申請了消毒產品批文。而據國家相關規定:保健用品及消毒用品不能宣稱有治療作用。
暈車藥市場魚目混珠的現狀引起了許多人的擔憂,對于攸關身體健康和出行品質的暈車藥,人們究竟該如何選擇?以下三個標準可以重點參考:
1、認準“國藥準字”
“3.15”期間,四川、海南、陜西等地紛紛爆出“消”字、“健”字的暈車藥品。據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凡宣稱有治療“暈車暈船”等醫療作用的產品,必須是藥品或者醫療器械,藥品批文應認準“國藥準字”,其批文統一標注在藥盒右上角,格式為:“國藥準字”+“1位字母”+“8位數字”。 據了解,“飛賽樂”是當前市場上唯一獲得國家一類證書的暈車藥,它的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10970083。此外,其包裝上的“國家發明專利產品”標示,也可作為消費者選擇的另一依據。
2、認準“鹽酸苯環壬酯”
很多消費者投訴吃了暈車藥不“治”暈反而“致”暈,其根源在于市場上的暈車藥多為鎮痛止吐藥,研發時間早,成分落后,對神經中樞刺激較大,所以往往引起嗜睡、胃痛、心悸等副作用。
事實上,我國已研發出領先于國際水平的最新一代抗暈藥——鹽酸苯環壬酯,即飛賽樂。其采用的高選擇性中樞抗膽堿比國際上領先了整整三代,具有“15分鐘起效、12小時高效抗暈,安全無嗜睡”等顯著療效。
3、認準綜合性價比
劣質暈車藥充斥市場,以“便宜”、“低價”等理由誘導消費者。此類藥品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服用后易出現頭暈、胸悶、惡心等不良反應。一些低價暈車藥抗暈時間較短,需多次服用才能維持抗暈效果,這樣算下來,往返路上的抗暈成本也并不低。
消費者應理性權衡藥品的綜合性價比:如服用一片飛賽樂可以12小時持續不暈,避免了多次服藥的不便,且無嗜睡等不良反應。對比一日三次且副作用較大的低價暈車藥,飛賽樂無疑更為受游客青睞。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對于老人、兒童等特殊暈車群體,普通暈車藥并不適用,此時應注意選擇藥性安全、無副作用的暈車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