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李先生有吸煙史30年,高血壓病史10年,長期服用降壓藥物卡托普利,血壓控制尚可。半年前,他在單位體檢時發現血黏度增高,膽固醇水平在正常上界,于是到醫院就診。
醫生建議他戒煙,并推薦晚餐后加服阿司匹林,每天一次,每次100毫克。
李先生遵醫囑加服了阿司匹林,但仍像往常一樣每天吸煙4~6支。一天,李先生突然出現一側肢體活動障礙、嘴角歪斜,不得已被家人送往醫院,CT確診為腦梗死。李先生很困惑:“醫生講,阿司匹林可預防中風,我每天服用,可怎么沒有效果呢?”
科學研究證實:正確應用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腦血管病發生率顯著下降,尤其是預防中風(卒中)和心肌梗死,并使心腦血管死亡危險降低。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有些長期堅持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還是反復發生血栓和急性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事件,如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這部分患者對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可能存在抵抗,即阿司匹林不能產生足夠的抗血小板效應。
但是,臨床上常見的阿司匹林抵抗現象大多并非真正的阿司匹林無效所致。因此,在服藥期間,若能避免引起阿司匹林抵抗的四大原因,就可使阿司匹林失效降低到最小程度,更好地發揮其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原因一患者依從性差不按醫囑服用阿司匹林,吃吃停停,當然難以獲得臨床效果。
專家支招:每日一次小劑量阿司匹林需3~4天才能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 因此持續服用阿司匹林非常重要。一般地說,患者應該長期甚至終身服用阿司匹林,切忌突然減量或吃吃停停。
原因二劑量不足有些患者害怕阿司匹林有出血的副作用,每天只服用1~2片(每天25~50毫克)。
專家支招:研究證實,每天服用75~150毫克阿司匹林,是長期預防高危人群嚴重心腦血管事件的最佳劑量,低于此劑量,其預防作用可能會被減弱。
原因三長期吸煙有的患者雖然每天都在服用阿司匹林,但同時還大量吸煙。例子中的李先生就是這樣。
專家支招:吸煙促進血小板更新,加速阿司匹林在肝臟代謝,導致阿司匹林對心腦血管疾病預防作用減弱。因此,克服阿司匹林抵抗的最好辦法是戒煙。
原因四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有的患者因種種原因服用布洛芬等抗炎藥,然后再服用阿司匹林,結果出現阿司匹林抵抗現象。
專家支招:若患者先服用布洛芬等抗炎藥,將使阿司匹林失去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解決的辦法是,先服用阿司匹林或換用另一種藥物。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患者體內血栓形成的條件不同,對阿司匹林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患者長期服用標準劑量阿司匹林后仍沒有達到理想的抗血小板效果(通過測血小板數量),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增加阿司匹林劑量,或加用、改用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
(實習編輯: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