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的許多藥店里,都備有兩種箱子,一種箱子上標有“可再利用藥”字樣,另一種箱子上則標有“待銷毀”字樣,這兩種箱子是專門為回收及其包裝而專門設立的。千萬別小看這兩種簡單的箱子,它們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保障公眾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與其他醫療保險福利優越的國家一樣,法國的藥品浪費也比較嚴重。據法國有關部門統計,法國每年的藥品垃圾達7萬噸,相當于全國平均每人每年產生1千克多的藥品垃圾。藥品有毒,隨便丟棄會污染環境,甚至可能引發事故。然而,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沒有建立起系統的藥品回收機制,法國每年產生的藥品垃圾都被隨便扔進普通的垃圾箱。
1992年4月,法國政府頒布法令,要求企業負責或資助回收處理其所生產商品的廢舊包裝。為有效地執行法令,法國藥業組織于1993年成立了全國藥品回收協會,其任務比政府法令要求的更進了一步:除回收藥品包裝外,還回收所有未曾使用的藥品,無論是過期的,還是仍然在有效期內的。
于是,法國藥店里就有了兩種箱子。法國藥品回收協會新聞辦公室的多賽克女士介紹說,對于藥店來說,回收藥品完全屬于一種自愿和無償的行動,但目前,法國90%多的藥店都積極加入了這一行列,他們在出售藥品時經常提醒顧客在療程結束后將剩余藥品和廢棄包裝送回藥店。通常情況下,這些藥店把回收的藥品垃圾初步分裝在兩種不同的箱子里,然后等待藥品批發商上門取回進行更細致的分類:包裝完好沒過期的藥品經過檢驗后,將被免費送給與協會有合作關系的國內及國際人道主義組織,再由這些組織發給缺醫少藥的個人、地區或國家;雖然過期但其中某些成分還可以再利用的將送交有關部門或實驗室;完全無用的過期藥品及包裝則被運至具有焚燒醫藥制品能力的垃圾處理廠。此舉既保護了環境,又減少了浪費。
多賽克女士說,目前,法國已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將剩余藥品和包裝送回藥店,所以較之以前,藥品回收協會收回的藥品垃圾有大幅增長。但她表示,法國藥品回收雖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離他們期望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因為畢竟回收的藥品只占全國每年產生藥品垃圾的18%。為增強人們妥善處理藥品垃圾的意識,他們制作了一個電視宣傳短片,在國內電視臺反復播放。她肯定地說,藥品回收一舉多得,這已是實踐證明了的,她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主動把剩余藥品送回藥店。
(實習編輯:林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