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好藥不論貴賤
文章來源:有問必答健康社區2005-3-21 11:25:13
-
有不少的高血壓病人把價格貴的藥認為是“好藥”,把價格低的藥當作是“差藥”,到醫院看病時總是要求醫生用好藥。還有一些高血壓患者,在血壓高的時候用一些“好藥”,當血壓降低了就換上了那些“差藥”,他們還會振振有辭地說道,平時用“好藥”,等到血壓高起來了怎么辦。這些說法和想法都是錯誤的!
衡量降壓藥的“好”、“差”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每個高血壓病人的年齡、性別、病程各不相同,血壓的基礎水平也各自不同,還存在伴有各種并發癥、合并癥等臨床情況的不同。所以選用哪一類降壓藥要根據每個人情況來綜合考慮。說得籠統一點,能降低你的血壓就是“好藥”,降壓效果不理想的則是“差藥”。說得詳細一點,也就是看看你的承受力。我這里所說的“承受力”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是人體對藥物的承受能力。如果一種藥降壓效果倒很好,但是吃藥以后,或是咽癢咳嗽,或是面紅心慌,或是心跳很慢,或是腳踝腫脹,你能說這是“好藥”嗎?當然不能,因為你不能長期服用這種藥。
其次,是從經濟角度來算能否承受。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藥物需要長期服用,幾十年的開銷不得不考慮經濟方面。“絡活喜”好,七元一粒,“科素亞”不錯,八元一粒,每月要化費二百多元的降壓藥費,對一位普通工薪階層的高血壓病人是一種什么樣的經濟負擔?對一位靠種田收入的農民每月二百多元又是一種什么樣的金錢數字!吃不起,再好有什么用。而服用尼群地平每天只要1毛多錢,卡托普利每天也只要2毛,利尿藥則更便宜,如果服用這些藥能夠控制血壓,又沒有什么不良反應,何樂而不為呢?我們能說這些藥不是“好藥”嗎。
因此,我們說只能從每個人的角度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好藥”,前提是要把血壓降下來,能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從目前市場上的降壓藥來看,長效的藥貴,短效的藥便宜,合資企業的藥貴,國產的藥價廉。長效的降壓藥有不少優點,降壓平穩,不良反應少,一天一次服用方便,尤其是病情復雜的病人更有利;短效的藥起效快,消失也快,需要一天服用三次,容易遺忘而漏服,產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多些。有條件的高血壓病人服用長效降壓藥固然是好,經濟條件差的高血壓病人服用短效降壓藥也能控制血壓,貴在堅持!
看了我以上所說的這些,你再不會以價格的貴廉,去評價降壓藥的“好”與“差”,再不會經常更換降壓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