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2023年9月9日至12日,由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主辦的世界肺癌大會(WCLC)在新加坡召開。世界各地近萬名肺癌與其他胸部惡性腫瘤領域專業人士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最前沿的研究進展。
今年,世和基因與臨床專家合作的10項研究成果通過口頭報告(Mini oral )和壁報(Poster)等形式登上WCLC的舞臺,受到國內外專家熱烈關注。研究內容涵蓋肺癌轉移和分子進化探究、臨床治療生物標志物探究、罕見瘤種/亞型分子特征探究等方向。
肺癌轉移和分子進化探究
研究一
Biomarkers for Brain Metastases Risk and Survival Benefit of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in Limited-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Mina oral,MA18.05)
合作團隊:
山東省腫瘤醫院于金明院士、袁雙虎教授團隊
研究亮點:
基于世和基因NGS檢測技術,分析180例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突變特征,揭示肺癌腦轉移的重要分子機制,提示FAT1和NKX2-1基因突變可能是肺癌腦轉移的預后標志物。
研究結果:
1)發生腦轉移和未發生腦轉移患者的基因突變存在差異,其中RB1基因和細胞周期通路基因在發生腦轉移患者中更為富集;
2)FAT1和NKX2-1基因突變對腦轉移患者預后分層有較高的預測價值,雙陰性患者與預后良好顯著相關。
研究二
The Patterns & Prognostic Value of Clonal Seeding in Lung Cancer Metastasis(Mini oral,MA12.05)
合作團隊:
廣東省人民醫院鐘文昭教授、張潮教授團隊;中山市人民醫院唐文芳教授團隊
研究亮點:
基于世和基因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分析57例肺癌患者原發腫瘤和多處轉移灶的基因特征,探索了肺癌轉移的基因克隆進化模式及其預后價值。
研究結果:
1)不同轉移部位之間存在相似的腫瘤突變負荷和克隆比例;
2)多克隆播散模式主要發生在淋巴結轉移和胸膜轉移,遠處轉移中不常見;
3)與多克隆播散模式相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出現單克隆播散模式時,其總生存期更差。
研究三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of Multiple Lung Cancer by a Novel Multi-omics Algorithm(Mini oral,MA14.10)
合作團隊: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胡潔教授、宋伊君教授團隊
研究亮點:
基于世和基因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技術,對2例同時/異時多發性肺癌患者進行分子突變特征和免疫特性分析,構建多組學算法用于多原發肺癌(MPLC)與肺內轉移(IPM)的鑒別診斷。
研究結果:
1)基于基因特征,成功鑒別1例患者的多個腫瘤組織中既存在多原發,又存在同步轉移;1例患者為異時性復發;
2)基于RNA免疫評分,可準確識別腫瘤譜系;
3)結合基因特征和免疫評分開發的多組學算法,可提高MPLC和IPM鑒別診斷的準確性。
研究四
Immune 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in Liver Metastases Contributes to Organ-Specific Response of Immun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Poster,P2.05-16)
合作團隊:
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周清教授團隊
研究亮點:
基于世和基因多組學檢測技術,對比52例接受免疫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配對原發灶和肝轉移灶,揭示肝轉移灶免疫激活和免疫浸潤水平更低,為肝轉移NSCLC患者的精準治療提供新思路。
研究結果:
1)原發灶和肝轉移灶之間,免疫治療的局部響應存在差異,肝轉移灶的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低于原發灶;
2)原發灶和肝轉移灶之間,存在相似的體細胞突變、腫瘤突變負荷和新抗原數量;
3)原發灶和肝轉移灶之間,免疫細胞浸潤存在差異,肝轉移灶免疫微環境中免疫激活和免疫浸潤水平更低。
臨床治療生物標志物探究
研究五
Cerebrospinal Fluid ctDNA Based Therapy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of CNS Metastases in Advanced NSCLC: A Large Scale, Comprehensive Study(Poster,P1.23-09)
合作團隊:
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團隊
研究亮點:
基于世和基因液體活檢技術,對584例NSCLC患者的腦脊液ctDNA進行研究,精準指導肺癌中樞神經系統轉移患者匹配靶向治療,并預測預后。
研究結果:
1) 腦脊液ctDNA檢測可精準指導NSCLC腦轉移腫瘤治療;
2) 腦脊液ctDNA陰性患者,根據肺部組織匹配靶向治療總生存期顯著延長;
3) 腦脊液ctDNA能夠反映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耐藥突變,進一步指導治療方案的調整;
4) 腦脊液ctDNA動態監測,有助于提示顱內腫瘤的演變和發展。
研究六
DOT1L Mutations as a Potential Predictor for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Efficacy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Poster,P1.21-17)
合作團隊:
四川省人民醫院李鋼教授團隊
研究亮點:
基于世和基因NGS檢測技術,對393例III/IV期NSCLC患者進行分析,發現DOT1L基因突變可作為NSCLC患者潛在的免疫治療療效預測生物標志物。
研究結果:
1)在所有NSCLC患者中,DOT1L基因突變的頻率為3.6%;
2)患者攜帶DOT1L突變與EGFR敏感突變互斥;
2)接受免疫治療的DOT1L突變患者,總生存期顯著優于未突變患者。
研究七
Comparison of NGS and FISH Platforms to Test MET Amplification in Chinese Lung Cancer Patients: A Prospective Study(Poster,P1.23)
合作團隊: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王業教授團隊
研究亮點:
針對67例EGFR-TKI治療耐藥的肺癌患者,比較FISH與世和基因NGS技術用于MET擴增檢測的一致性。研究結果證實,NGS是檢測MET擴增的高效且可靠方法。
研究結果:
1) FISH和NGS用于組織樣本MET擴增檢測,陽性總體一致性為83.6%;
2) NGS檢測組織MET擴增,敏感性85.7%,特異性91.3%;
3) NGS檢測組織MET局部擴增,敏感性78.6%,特異性100.0%,與FISH檢測一致性為94.6%;
4) NGS檢測組織MET染色體多體擴增,敏感性42.9%,特異性91.3%,與FISH檢測一致性為84.9%。
罕見瘤種/亞型分子特征探究
研究八
Molecular Profiling Reveals Distinct Clinical and Genomic Features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in Pulmonary Spindle Cell Carcinoma(Poster,P1.22-09)
合作團隊: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鐘海教授團隊、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梁偉權教授團隊
研究亮點:
基于世和基因NGS檢測技術,對22例罕見肺梭形細胞癌(PSCC)患者進行組織和血漿檢測,揭示了PSCC分子突變特征,并探索潛在治療方案。
研究結果:
1)PSCC患者中TP53、MET、TERT、CDKN2A/B等基因突變頻率較高;
2)RTK/RAS和DNA錯配修復缺陷通路的突變與較高的TMB相關;
3)免疫治療和化療可能是PSCC患者有效的治療方法。
研究九
Enrichment of FA / HR Aberrations in ATM/ATR-mutated NSCLC was Accompanied by Distinct Molecular Features and Poor Prognosis(Poster,P1.10-01)
合作團隊: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賴金火教授團隊、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陵懿教授團隊
研究亮點:
基于世和基因NGS檢測技術,揭示了攜帶ATM/ATR致病或疑似致病突變的罕見NSCLC患者獨特的分子特征,為精準治療和預后評估提供了不可忽視的臨床價值。
研究結果:
1) ATM/ATR突變NSCLC患者,TMB和MSI-H顯著升高;
2) ATM/ATR突變NSCLC患者,范可尼貧血(FA)和同源重組(HR)通路基因突變更多;
3) ATM/ATR和FA/HR同時突變的患者,總生存率更差。
研究十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Response to TKIs in NSCLC Patients with EGFR Exon 19 Insertions(e-Poster,EP12.01-49)
研究團隊:
世和基因研究院團隊
研究亮點:
基于世和基因NGS檢測技術,揭示EGFR 19外顯子插入突變患者的突變特征,并評估EGFR-TKI的應答反應和潛在耐藥機制。
研究結果:
1)EGFR 19外顯子插入突變患者,腫瘤突變負荷和染色體不穩定性更低;
2)EGFR 19外顯子插入突變患者,相比其他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治療獲益較少;
3)體外實驗研究結果表明,EGFR I740_K745dup突變可能對阿法替尼更為敏感。
作為國內腫瘤精準醫學頭部企業,世和基因始終秉持“學術為先,患者至上”的理念,在學術探索道路上孜孜不倦,為腫瘤全周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引領行業發展。世和愿攜手更多臨床專家,共同為腫瘤的早篩早診早治謀求新技術,為患者的精準治療探索新方法。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