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沒有一個人吃過火鍋,沒有一個人去看過電影,但你一定一個人去看過病。一個人看病也被網友評為最高級孤獨。其實獨自看病不單是孤獨,更多的是無助。尤其是現在獨居老人、大城市獨自打拼的單身青年、自己帶娃的寶媽等群體,潛藏著空前的就醫陪伴需求,也催生出來新興職業—陪診師。
現在隨便在網上搜索“陪診師”,就會出來“松松月入過萬”、“外賣辭職去當陪診師”“網紅職業”等字眼,是的陪診師火了。但是你真的了解這個行業嗎?

【跑腿就能做好陪診?】
作為新晉網紅職業的陪診師,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每天穿梭在各大醫院,為患者預約掛號、取號、取報告、幫忙開藥、寄藥送藥、代問診,也要陪患者在醫院找科室、候診、檢查……對患者和家屬的關懷,不僅僅局限于醫療環節,更要時刻關注患者 以及家人的心理健康。
“一位抑郁癥患者,不想讓任何人陪同就醫。他媽媽從網上找到我,希望我能全程跟著他,并且不能讓他發現。首先要保證他能順利地看上醫生,我只能像特工一樣,跟在他旁邊,又不能讓他本人知道。等他看完醫生回去,我就想辦法再次回到診室,去跟醫生溝通,了解今天治療的一些情況,匯報給他的家人。進入診室要過很多關,因為沒有相關掛號手續,所以得挨個和人溝通。好在醫生對這種情況非常理解,溝通也沒有問題。后面還與患者媽媽電話溝通了半個多小時,詳細地說了情況,還要聽聽患者媽媽的傾訴,安慰患者媽媽,緩解她的心理壓力”《中國經濟周刊》采訪的陪診師李先生如是說。
陪診師也是十八般武藝傍身,也要時刻以微笑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和困擾,被叫做光之使者豪不夸張。
【訂單不穩定?陪診師IP或能助力】
流量越來越貴,陪診行業熱競爭也激烈,打價格戰,沒什么利潤空間。很多新入行的陪診師,吐槽單子不穩定,悔不該全職做陪診。怎么破局?打造陪診師IP。“我的第一個單子就是從我短視頻來的,這是我沒想到的。”陪診師麗麗說到,“陪診師人人都是IP,形成區域特色,打造個人影響力,通過互聯網能短時間、低成本幫助更多人。同時自己也會獲得更多回報和機會”


一些做起來個人IP的陪診師,比如小馬哥、小吳等,不僅增加了很多訂單量,也受到央媒、自媒體大V等專訪,提升自我影響力同時,也為這個行業增添信心和鼓勵。
【也有風險,陪診師行業有待規范】
雖然陪診師行業正蓬勃發展,但也面臨著一些誤解和挑戰。目前,由于行業標準尚未統一,市場魚龍混雜,導致了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有部分陪診師涉嫌非法經營。因此,急需制定行業標準,加強行業監管,使陪診師行業能夠趨于規范化。只有良性競爭和健康發展,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于優質醫療陪護的需求。
為了推進陪診師行業規范化、專業化、有序化發展,為從業伙伴提供更多價值,由國家衛健委主管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主辦,協會中醫藥康養指導工作委員會承辦,首屆中國陪診師行業發展論壇在北京盛大召開,聚集行業資深專家、醫療大V、企業創始人,全國陪診師火爆參與,強大嘉賓陣容一覽:

會議日程安排:

讓我們為這個賦予越來越多價值的行業鼓掌,讓中國陪診師們越來越多地走入大眾視野,為更多人帶去健康和關懷。也歡迎更多伙伴入陪診師行業,綻放自己,溫暖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