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屆全球生物醫藥前沿技術大會在蘇州召開,本次大會以“讓前沿技術為中國醫藥創新注入源頭活水”為主題,吸引了業界領袖與專家的高度關注。基石藥業首席執行官楊建新博士受邀出席會議,并在主論壇的“新時代下,創新藥新邏輯與新機會”圓桌對話上與多領域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與分享。

大會主論壇的“新時代下,創新藥新邏輯與新機會”圓桌對話
據悉,此次會議匯聚了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曲鳳宏,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饒子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凱德維斯首席科學家馬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馬大為,歐洲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時玉舫,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王書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同寫意CGT俱樂部顧問魏文勝等來自海內外的院士科學家、醫藥企業負責人和投資機構創始人,眾多專業人士圍繞藥監政策、前沿技術、創新開發、商業化和人才等多個議題展開前瞻性的交流對話。
保持積極態度
用長遠的眼光看待行業
在主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楊建新博士與同寫意新藥英才俱樂部榮譽理事長何如意、同寫意新藥英才俱樂部新任理事長和埃格林醫藥董事長杜濤、映恩生物CEO朱忠遠、羅氏中國創新中心負責人和全球高級副總裁沈宏、同寫意論壇發起人程增江等多位專家共同探討了新時代下創新藥的新邏輯與新機遇。
楊建新博士表達了對生物醫藥行業堅定的信心,他強調在行業低迷時保持積極態度的重要性,并指出作為公司首席執行官,關注如何實現盈利、融資以及成本節約是至關重要的。楊博士指出,創新藥企需要用長遠的眼光發展,全力以赴,并避免做出重大錯誤決策。他相信許多藥企仍然有機會克服困難,保持生存與發展。
出海戰略與研發創新雙管齊下
多條管線并駕齊驅
在圓桌對話中,有專家指出Biotech走向國際化將獲得更大的商業化空間。楊建新博士也表示,“出海”一直是基石藥業非常重視的商業策略。據了解,近期基石藥業已收到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對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上市許可申請(MAA)的臨床試驗核查通知。此前,EMA和英國藥品和醫療保健用品管理局(MHRA)均已受理舒格利單抗用于一線治療轉移性NSCLC的上市許可申請。目前,兩項申請正在審評過程中,舒格利單抗將有望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在海外獲批上市。楊博士強調,在創新藥國際化發展中機遇與挑戰并存。他認為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具備研發成本和患者資源的優勢,因此鼓勵行業持續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并提前進行國際化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目前非常熱門的ADC領域,楊建新博士也分享了基石藥業在研發方面的布局與創新。他提到,除臨床前的兩款ADC外,基石藥業的CS5001是一款潛在全球同類最佳ROR1 ADC,目前該產品正在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大陸同步開展I期臨床試驗,預計在2023年底左右公布初步療效數據,研發進展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全球第二。
據了解,基石藥業自成立以來已成功上市四款創新藥,包括三款同類首創的精準治療藥物——普吉華®(普拉替尼膠囊)、泰吉華®(阿伐替尼片)、拓舒沃®(艾伏尼布片),以及一款潛在同類最優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擇捷美®(舒格利單抗注射液)。同時,基石藥業的產品管線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延伸,臨床開發以及新藥上市也在高速推進。2022年初至今,基石藥業已收獲三款產品的六項新藥上市申請的批準,另有五項新藥上市申請正在審評中。此外,PD-1抗體Nofazinlimab聯合侖伐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III期國際多中心注冊研究已于2022年完成患者入組,預計將在2024年第一季度首次公布本試驗的研究結果。同時,公司有多項研究在頂尖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Nature Cancer,JCO等)以及國際學術會議(ASCO、ESMO、WCLC、ASH等)上展示。這些成績進一步證明了基石藥業在腫瘤治療領域卓越的研發實力。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基石藥業商業化進程突飛猛進,收入同比增長142%,實現總收入翻倍。2022年至今,基石藥業在產品管線和業務經營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實現了多個重要里程碑,為進一步的增長計劃提供了財力和資金支持。此外,基石藥業在阿伐替尼等產品的地產化方面也已取得重大進展,預期將顯著降低成本以提高產品的長期盈利能力。基石藥業通過不斷擴容研發管線適應癥范圍與推進核心產品的商業化,不遺余力在創新藥物研發與商業化領域取得更多的成就,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價值與投資價值。據公開消息,楊建新博士今年已多次增持股票,展現了其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