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甲型流感在全球多國暴發的當下,人們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充分的預防措施,許多人還在家中備足了非處方感冒藥。服用感冒藥絕非預防手段,而是感冒期間對癥處理的措施,在買感冒藥時一定要掌握三個要點,即辨析成分、判斷癥狀、對癥下藥。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無論哪種類型的感冒,其癥狀無外乎發燒、流涕、咳嗽、鼻塞、頭痛等。針對感冒癥狀的常用藥物包括:
抗過敏藥
可緩解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的癥狀,同時具有輕微的鎮靜作用,例如氯苯那敏(撲爾敏)和苯海拉明等。
減輕鼻黏膜充血藥
能夠選擇性地收縮鼻黏膜的血管,減輕鼻塞癥狀,使鼻涕減少,例如苯丙醇胺、偽麻黃堿等。
解熱鎮痛藥
可以退熱,緩解頭痛、關節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癥狀,例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雙氯芬酸等。
目前市場上的復方感冒藥大多含有以上成分,可以減輕感冒的癥狀。在我國,獲批準上市的感冒藥都是經過多年臨床檢驗證明是安全有效的,如白加黑等,有明顯感冒癥狀者可放心使用。選用前首先確定是感冒引起的何種癥狀;其次,在不同感冒藥之間選擇時要對癥下藥,可以向藥房的藥劑師咨詢;再次,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尤其需要了解藥品不適用人群、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等,以便在感到不適時不再繼續盲目服用;最后,兒童、孕婦和老年人可能因為特殊的身體狀況,在選擇非處方感冒藥時需要特別咨詢醫師或藥劑師。
只要是藥,便可能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且不同人對藥物的不良反應也不盡相同;颊叻煤螽a生的頭暈、惡心、不適等癥狀都屬于輕度不良反應,也是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患者應該及時向醫師咨詢各自的癥狀,不必過于緊張。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一直對感冒藥不良反應進行嚴格監測,從收集到的不良反應報告來看,感冒藥的嚴重不良反應病例往往存在藥物錯用、重復用及超劑量使用等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和報告是一項系統和長期工作,既需要政府部門的正確指導、醫療單位的努力工作,還需要各大制藥企業的大力配合,積極上報企業各自所監測到的藥物不良反應,以日臻完善我國藥品監督管理體系。
(責任編輯:藥品網y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