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2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木芙蓉別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醉芙蓉、三變花、九頭花、鐵箍散、轉觀花、清涼膏。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枝被星狀短柔毛。葉大,互生,闊卵形至圓卵形,長10~20厘米,寬9~22厘米,掌狀3~5裂,裂片三角形;基部心形,先端短尖或漸尖,邊緣有波狀鈍齒,上面稍有毛,下面密被星狀茸毛;葉柄長5~8厘米。花腋生或簇生于枝端,直徑7~10厘米;早晨開花時白色或粉紅色,至下午變深紅色;花梗粗長,被黃褐色毛;小苞片8~10枚,線形,長1.5~2.5厘米,被毛;萼5裂,長3~4厘米,被毛,裂片闊卵形;花冠大而美麗,花瓣5片,外面被毛,單瓣或重瓣;雄蕊多數,花絲結合成圓筒形,包圍花柱;子房5室,花柱頂端5裂,柱頭頭狀。花期8~10月。蒴果球形,室背開裂為5瓣,長約2.5厘米,被粗長毛,10~11月成熟。種子腎形,有長毛。
木芙蓉常見品種有:白芙蓉:開白花;粉芙蓉:花色粉紅;紅芙蓉:大紅色花,花大重瓣,酷似牡丹;黃芙蓉:又名黃模,黃色花,鐘狀,花芯暗紫色,花大重瓣,酷似牡丹,為稀有品種。
有一種“三醉芙蓉”,宛如愛妝扮的仙女,曙光初照,身著潔白新裝;中午時分,換上桃紅衣裙;一到暮靄將濃,華燈初上,她就披上深紅的睡袍,嬌艷麗質。在木芙蓉家庭中,最為稀有的是“弄色木芙蓉”,也叫文官花、三弄芙蓉,是古代遺留下來的一個珍貴而稀有的木芙蓉品種。據南宋《種藝必用》一書記載:弄色木芙蓉產于邛州,其花一日白,二日鵝黃,三日淺紅,四日深紅,至落呈微紫色,人稱“文官花”。普通的木芙蓉花一般是朝開暮謝,而弄色木芙蓉卻花開數日,逐日變色,實為罕見。由于每朵花開放的時間有先有后,常常在一棵樹上看到白、鵝黃、粉紅、紅等不同顏色的花朵,甚至一朵花上也能出現不同的顏色。無怪乎有人說:“群芳譜里群芳消,俏中還數木芙蓉。”
木芙蓉原產我國,已有三千年的栽培歷史,黃河流域至華南均有栽培,尤以四川成都一帶為盛。據《成都志》記載:孟后主于成都城上遍種芙蓉。每到秋天,芙蓉花開,四十里如錦繡。故后人稱成都為“蓉城”。早在一千多年前,木芙蓉就遍及湘江沿岸,唐末詩人譚用之就有“秋風萬里芙蓉國”的詩句,贊美芙蓉花盛開的壯麗景象,而湖南也因此有了“芙蓉國”之稱。
木芙蓉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稍耐半陰,有一定的耐寒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最好。
木芙蓉作為花中的高潔之士,屢屢出現在文學作品之中。屈原的《楚辭》中有“采薜荔含水中,擘芙蓉兮木末”的贊美詩句。白居易更有詩云:“花房膩似紅蓮朵,艷色鮮如紫牡丹。”極言木芙蓉的芳艷清麗、嫵媚可人。其他許多名家也都有木芙蓉詩,對其大加贊美。柳宗元詩云:“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韓愈詩云:“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另外,芙蓉也常作為佳人的象征深受人們的青睞。王安石詩云:“水邊無數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濃。正似美人初醉著,強抬青鏡欲妝慵。”白居易在《長恨歌》中也寫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記敘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以花喻人。
對于木芙蓉,人們更為贊美的是其凌寒霜、舞秋風、傲然高潔的氣質。蘇軾詩云:“千林枉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細思卻是最宜霜。”明代詩人吳孔嘉更贊譽它“堪與菊英稱晚節,愛他含雨拒清霜”。
木芙蓉以花(芙蓉花)、葉(芙蓉葉)和根入藥。夏秋摘花蕾,曬干,同時采葉陰干研粉貯存;秋、冬挖根,曬干。
中醫認為,芙蓉花性平味辛,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排毒之功,適用于肺熱咳嗽、月經過多、白帶過多、癰疽腫毒、疔瘡、水火燙傷等疾病。《本草綱目》言其“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藥理研究表明,木芙蓉含黃酮甙、花色甙等成份,其花的水煎劑對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葉的水煎劑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用木芙蓉花加凡士林,配成20%的軟膏,對治療局部感染有顯著效果。
木芙蓉的性味、歸經、功用見諸各種典籍。在性味方面,《本草圖經》言,本品“味辛,平,無毒”。《滇南本草》言,本品“性寒,味苦甜”。《四川中藥志》言,本品“性平,味微苦,無毒”。在歸經方面,《滇南本草》言,本品“入肺”。《本草求真》言,本品“入肺、肝”。在功用方面,《本草圖經》言,本品“主惡瘡”。《滇南本草》言,本品“止咳嗽,解諸毒瘡”。《滇南本草圖說》言,本品“敷瘡,清肺涼血,散熱消腫”。《綱目》言,本品“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生草藥性備要》言,本品“消癰腫,散瘡瘍腫毒,理魚口便毒,又治小兒驚風肚痛”。《分類草藥性》言,本品“治目疾,女人白帶,補氣和血”。《貴州民間方藥集》言,本品“通經活血,治婦科崩帶諸病”。《四川中藥志》言,本品“治腹瀉”。《本草推陳》言,本品“外敷打撲傷,腫痛”。《上海常用中草藥》言,本品“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止痛”。
同時,《江醴陵集》、《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生草藥性備要》、《本草圖經》、《滇南本草》、《四川中藥志》、《重慶草藥》、《上海常用中草藥》、《湖南藥物志》、福建《民間實用草藥》、《奇效良方》等醫藥書籍對其藥用效方也有很多記載,歸納起來有:
治月經過多:木芙蓉花、蓮蓬殼等份,研末,每次6克,1日3次,米湯送服。
治咳嗽:木芙蓉花60克,豬心肺適量,共燉熟后,加紅糖60克,食肉飲湯。
治水火燙傷:木芙蓉鮮花,曬干,研末,用芝麻油調勻涂患處。
治腫毒:木芙蓉葉、蒼耳等份,研末,蜂蜜調勻,敷患處。
治腮腺炎:術芙蓉葉,研末,用雞蛋清調勻,敷患處,1日2次。
治乳腺炎:木芙蓉鮮根、鮮葉等份,共搗爛,用白酒調敷患處。
治瘡癰腫痛:木芙蓉鮮花30~60克(干花減半),冰糖15克。將木芙蓉鮮花加水煎煮,取汁加冰糖溶化,代茶頻頻飲服。
治婦女白帶多:芙蓉花50克、雞冠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治痛風:木芙蓉葉、木芙蓉花各30克。將木芙蓉擇凈,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每日1劑,連續2~3周。
治風濕:木芙蓉花、桑寄生各10克。將木芙蓉擇凈,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每日1劑,連續2~3周。
(責任編輯:藥品網ypw***)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