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知識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健康,更愿意也更有能力進行自我保健。再加上“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的困擾,許多消費者更樂于到藥店購買藥品,對一些輕微或常見疾病進行“自我藥療”。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國際自我藥療·非處方藥展覽會”上,有關專家表示,自我藥療雖然比較方便和廉價,但更要注意用藥安全。專家建議,為保證自我藥療的安全,消費者到藥店購買和使用非處方藥時應注意八個方面的問題:
1.正確選用藥品,購買時詳細閱讀說明書,并詢問藥店的藥師或營業員,挑選適用藥品。
2.查看外包裝,藥品包裝盒應注明藥品成分、適應癥等,不能購買無批準文號、無注冊商標、無生產廠家的國產藥品和無進口藥品注冊證號的進口藥品,不要買包裝破損或封口已被打開過的藥品。
3.仔細閱讀說明書,一般的說明書應包含以下內容:產品名稱、活性成分名稱、適應癥、禁忌癥、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不良反應、保存方法、有效期、生產批文、廠名地址等。
4.嚴格按說明書用藥,不可超量服用或忘記服用。
5.若患者有說明書上所列禁忌癥,不可隨意用藥。
6.妥善保管藥品,不要混用。
7.在使用非處方藥進行自我藥療一段時間后(一般3天),若癥狀未見緩解或減輕,應及時去醫院診斷治療,以免延誤病情。老年人在使用非處方藥時,更應針對自身特點謹慎用藥。小兒在患了小傷小病或已明確診斷的一些疾病后,家長應慎重選藥,把握劑量,即便是較為安全的非處方藥維生素A、維生素D等也不能過量使用,否則會引起毒性反應,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同時,還要妥善保管藥品,放置在小兒不能觸及之處。
8.一旦出現不適,應盡快就醫。最常見的副作用有頭痛、眩暈、焦慮、皮膚病(主要是變態反應)、肝病、消化系統疾病(主要是腹瀉)、過敏性休克或血管神經性水腫。
相關鏈接
●自我藥療是由個人選擇和使用藥物來治療可自行判別的疾病或癥狀,所使用的藥品是不需要醫生處方和安全有效的藥品。
●非處方藥主要是指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不需要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消費者可以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其特點在于活性成分毒性低,無嚴重副作用,無依賴性;適用于能進行自我診斷,癥狀不嚴重,且易于判斷治療效果的病癥;易于使用,非注射劑。同時必須是具有使用廣泛,至少上市5年,不良反應報告少的特征。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成年人有以下癥狀可選用非處方藥:頭痛,咳嗽,關節痛,肌肉痛,手臂痛,腹痛,背痛;緊張,抑郁不安;足趾腫脹,雞眼;感冒,流感,流鼻涕;消化不良;失眠;不明原因的疲勞等。(引自健康報)
(責任編輯:藥品網y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