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2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馳名中外的六神丸烏黑發亮、顆粒細小、形如芥子,是由蟾酥、珍珠粉、牛黃、麝香、冰片、雄黃六味巾藥組成。可別看它個頭小,其療效卻卓著得很,有如神藥,故名之“六神丸”。六神丸中的牛黃能清心化痰,利膽鎮驚;蟾酥能解毒、消腫、強心、止痛;麝香辛溫開竅、散淤、通絡;珍珠能鎮心安神,去翳明目,解毒生肌;雄黃有殺菌作用;冰片能通竅散火,消炎止痛。這幾味藥經配伍組方后具有清熱解毒、清心透竅、消炎止痛等功效,對于咽喉腫痛、急慢性扁桃體炎、白喉、丹毒、口瘡、疔瘡癰癤以及無名腫痛均具有較好的療效。近幾年來,通過藥理研究,發現六神丸還有強心、抗驚厥、鎮靜與增強免疫力等作刖,隨之在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科又開拓了新的用途。六神丸既可以內服,又可以外用,見效快,深受人們青睞。
但是,有些人治病心切,往往誤以為它粒小量微,把它當做家庭保健用藥隨意使用,任意加大劑量或過量久服,結果出現了中毒癥狀、心律紊亂、休克,甚至死亡事故亦有發生。這讓人們大惑不解,難道小小的六神丸也有毒?
過量服用六神丸導致中毒
六神丸中很多成分具有較大毒性,其用量是經過反復試驗分析確定的,量多量少不可隨意變更。如蟾酥的有效成分是一種具有強心作用的固醇混合物,一旦過量,可引起循環系統病癥,如抑制心臟跳動、引起房室傳導阻滯等,誘發心悸、氣短、心動過緩及心律不齊,重者可因急性心源性腦缺氧而導致休克、死亡,中毒距服藥時間快則20分鐘,慢則O.5~2小時,個別在12小時以上,還可引起腹痛、腹脹、頭暈嗜睡、視物不清、昏迷、抽搐等癥。
而雄黃是礦物質硫化砷,毒性較大。服用過量可致精神委靡、神志不清等,也不宜多服、久服。
六神丸亦可引起過敏反應,這與用量無關,而且不論內服、外用均可出現。大都在24小時內發生,表現為藥疹,其形狀各異,瘙癢難忍。也有的出現喉頭水腫,個別嚴重者會出現過敏性休克,須立即搶救。
六神丸的服法有講究
當它用于咽喉腫痛、急性扁桃體炎、口瘡、牙周炎、齲齒合并感染的治療時,應放在舌心中間噙化后,徐徐咽下。此藥含咽不僅具有常規服藥方法的優點,還可使藥物直接滲透于病灶,有利于致病菌的消滅。病理因素的消除和病情的改善,具有用量少、見效快、療效好的效果。但含服時舌頭有明顯發麻、發苦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可持續一小時左右,患者切莫圖省事或怕苦而用水將藥匆匆服下。
六神丸外用時,可取10粒碾碎,然后用溫水、酒或米醋調成糊狀涂敷患處,可治療帶狀皰疹、靜脈炎、乳腺炎等。但是,由于六神丸中有些中藥成分對潰破皮膚刺激特別強烈,所以皮膚潰爛者切忌涂敷患處。
使用六神丸也有禁忌證
因六神丸含有麝香,易引起孕婦流產,所以孕婦忌用。嬰幼兒也不宜過量服用,六神丸的治療劑量對成人無嚴重的不良反應,對小兒卻易引起中毒;另外,六神丸中有些成分還可影響人體的內分泌,小兒久服可引起性早熟。因此對于小兒,通常正確的用法和用量足:小兒1歲每次服1丸,2歲每次服2丸,3歲每次服3~4丸,4~8歲每次服5~6丸,9~15歲每次服8丸。
心臟病患者應慎服或忌服六神丸。如前所說,蟾酥可強心,其藥理作用與地高辛相似。其成分水解產物結構類似強心苷,易引起心律紊亂,故接受強心苷治療的病人慎用或不用。
注意不要輕易和其他藥物混用
含碘潤喉片不能與含有朱砂的六神丸同服。不少人為了盡快解決咽部問題,往往將兩者混用,卻不知道六神丸中含有朱砂,其中的二價汞能與碘結合,形成碘化汞類有毒汞鹽沉淀,引起赤痢樣大便,導致藥物性腸炎。
由于六神丸中含有雄黃,為砷化合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因此該藥不宜與助消化藥多酶片及胃蛋白酶合用,也不宜與抗貧血藥富馬鐵片同服,否則會降效或失效;更不宜與解痙止痛藥阿托品等聯用,否則會促使雄黃氧化,增加毒性反應。
看來,良藥雖好,還要善于利用才行。不然,反而是弄巧成拙了。
(責任編輯:藥品網ypw***)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