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2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首先是產地,包括出產省份和縣市,還有具體地形也有影響。通常認為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上游地區(三江源頭)產者質佳,陽面山或黃色土壤采挖出的冬蟲夏草色澤黃亮,質佳,而陰面山或黑色土壤采挖出的冬蟲夏草色澤有點發紅或發黑,質次。總體講,西藏、青海產者質量最好,四川、云南、甘肅產者質量稍遜。
次之,采收時間和產地海拔也有關。每年5~6月采收者多為頭草,質量最好;海拔越高,冬蟲夏草質量越好。
最后,貯藏因素對質量影響很大。冬蟲夏草易發霉、蟲蛀、變色,應置陰涼干燥處密閉保存。
常見的偽冬蟲夏草
一、用蟲草屬其他菌蟲的共生體冒充
亞香棒蟲草(霍克斯蟲草)為麥角菌科真菌亞香棒蟲草寄生在鱗翅目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干燥復合體。產于四川、湖南、江西、安徽。蟲體外表白色或灰白色,去掉菌膜后呈棕褐色或灰褐色。頭部紅褐或紫黑色,蟲體表面具黑色點狀突起的氣門。子座不包裹蟲的頭部,長棒形或有分枝,黑褐色,無不孕頂端。服后,特別是一次服用量大者常會出現頭昏、惡心、嘔吐等反應。這是最常見的蟲草偽品。
新疆蟲草為麥角菌科細蟲草寄生于昆蟲幼蟲體內的復合物。產于新疆。蟲體似蠶,表面土黃色至紫褐色,頭部多無子座,偶見個別細圓柱形子座,前端膨大呈圓球形。這是另一種較常見的蟲草偽品。
分枝蟲草為麥角菌科真菌分枝蟲草寄生在鱗翅目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干燥復合體。蟲體表面黃綠色,入水后色褪為黃褐色或黑褐色;體表粗糙,胸部有6~8個點狀痕。斷面淡黃白色;頭部棕紅色,有光澤。子座1~5個,少數有側生枝,黑色,下端有細絨毛,成熟者頭部膨大成錘狀或蘑菇頭狀。
蛹草又稱北冬蟲草、地蟲草,為麥角菌科真菌蛹草菌寄生在夜蛾科幼蟲上的子座與蟲體的干燥復合體。蟲體無足,或為橢圓形的蛹。子座金黃色或橙黃色,棒狀,多單生,頭部鈍圓或橢圓形,無不孕端。
涼山蟲草為麥角菌科真菌涼山蟲草寄生于鱗翅目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干燥復合體。蟲體粗短,被棕色絨毛,腹足不明顯,斷面顏色偏黃。子座單生,少數上部分枝,細長如絲,長10~15厘米,大大超過蟲體,無不孕頂端。
珊瑚蟲草為珊瑚蟲草子座與幼蟲的干燥物。蟲體長,灰棕色,有環紋70~80節,頭部淡綠色,有螯牙1對。蟲體斷面淡黃色。子座3~5聚生頸、背或尾,淡棕色。
二、用類似的植物塊莖或根莖冒充
地筍唇形科植物地瓜兒苗的干燥根莖,又名地瓜兒、地瓜、地蠶子、旱藕、地筍子等。紡錘形,略扁彎,一端黑褐色,表面也有環節及根痕,氣香。質稍硬,折斷面灰白色。
甘遂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根
莖。橢圓形或棒狀,長3~9厘米,直徑0.6~1.8厘米,白色至黃白色。質輕,易折斷,斷面粉性,木部微顯放射狀紋理,有刺激性。
草石蠶為唇形科植物草石蠶的干燥塊莖,別名土蟲草、寶塔菜、甘露子、土蛹、甘露兒。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4厘米,略皺縮彎曲,表面黃白色至棕黃色,具4~15個環節,節上可見點狀芽痕及根痕,并有褐色鱗葉。
地蠶為唇形科植物地蠶的干燥塊莖,別名土冬蟲草、白冬蟲草、白蟲草、肺癆草等。紡錘形,略彎曲,兩端略尖,類蟲體,一端有殘存的細長匍匐枝,另一端呈芽狀。表面土黃或棕褐色,有4~15個環節,節上有點狀根痕。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白色顆粒狀,可見淡棕色形成層環,環上有4個較大的棕色維管束。常見于廣西桂林。
家蠶拼接品
將桑蠶或僵蠶的頭部拼接一個所謂的子座,冒充冬蟲夏草。蟲體部分一般較正品蟲草粗,有時外表有白粉,斷面靠近腹部蟲足一側常為玻璃狀,有光澤。“子座”能夠取下來,特別是經過水浸泡,即可輕輕拔下。
人工模具制造
系用模子和淀粉、膠泥、面粉、玉米粉、石膏等為原料,經模壓加工,然后經插入所謂子座、著色、干燥等工序拼成的贗品。外形和色澤極似正品,略偏棕紅色,大小整齊劃一,形狀相同,蟲體光滑,環節明顯,腹部、背部有縱溝,無腥味,不自然。質地堅實,易折斷,斷面無組織結構,整齊,粉白色,顆粒狀,芯處無彎曲的蟲樣紋理。子座多為牛皮紙或黃花菜捻成的或小草棍制成的,無縱皺紋,不但不包蟲頭,反而被蟲頭夾住。蟲體用水浸潤易脫色,并軟化變形,子座脫落。常見于農貿市場或公園門口地攤。
人工培養的北蟲草
系人工發酵培養的麥角菌科真菌蛹草菌或蝙蝠蛾擬青霉菌株等。全體為真菌,無蟲體。金黃色或橙黃色,棒狀(類金銀花)叢生,長1~6厘米,上部鈍圓,膨大呈橢圓形,直徑3~5毫米,斷面棕褐色,周邊褐色。國家已經批準其可以作為原料生產一些保健品和藥品,但是其絕非天然冬蟲夏草。
(責任編輯:藥品網ypw***)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