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2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目前常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非甾類抗炎藥,除了上期介紹的尼美舒利(怡美力)、美洛昔康(莫比可)、萘丁美酮(萘普酮)、雙氯芬酸鈉(扶他林)、英太青、戴芬等外,尚有以下藥物:
1、塞來昔布(西樂葆)和羅非昔布(萬絡)
這兩種藥在化學結構上有一定的差異,但藥理機制和藥效方面大致相同。在治療劑量或大于治療劑量的一定范圍內(nèi),它們主要抑制環(huán)氧化酶-2,而不抑制環(huán)氧化酶-1。應用時出現(xiàn)鎮(zhèn)痛、抗炎療效而少出現(xiàn)胃黏膜損害,體現(xiàn)了卓越的安全性。它們不僅鎮(zhèn)痛與抗炎效果與目前使用的非甾類抗炎藥相當,而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很低,被認為是目前消炎和鎮(zhèn)痛最安全的藥物之一。西樂葆100~200毫克,一日1~2次。萬絡25毫克,一日1次。
2、吲哚美辛(消炎痛)
消炎、退熱、止痛作用較阿司匹林強。劑量每次25毫克,一日2~3次。少數(shù)每周可增加25毫克,直到獲得滿意效果或每日最大量150毫克。超過該劑量一般不增加藥物效果,卻能增加不良反應。
3、氨糖美辛
每片含鹽酸氨基葡萄糖75毫克,吲哚美辛25毫克。氨基葡萄糖是一種海洋生物制劑,是硫.酸軟骨素的基本成分,能促進粘多糖的合成,提高關節(jié)滑液的黏性。本品能改善關節(jié)軟骨的代謝,有利于關節(jié)軟骨的修復,且能緩解非甾類抗炎藥對蛋白多糖化合物合成的阻滯作用, 從而降低消炎痛原有的毒副作用。每次1~2片,一日2~3次。腎功能不全及孕婦禁用,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及小兒慎用。
4、舒林酸(樞力達)
在結構上是消炎痛一類吲哚乙酸的衍生物。它以前體——亞砜形式服用,然后在體內(nèi)代謝為活性的硫化代謝產(chǎn)物和無活性的砜代謝產(chǎn)物。對腎臟、血壓控制的影響,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延長出血時間的作用均較其他非甾類抗炎藥小,尤其適用于老年病人。每次200毫克,一日2次。
5、優(yōu)妥
有效成分是阿西美辛,為吲哚美辛的前體藥,口服后大部分由小腸吸收,再經(jīng)肝臟代謝轉變?yōu)檫胚崦佬练侥馨l(fā)揮其療效。為吲哚衍生物中篩選出的具有強抗炎活性和低潰瘍誘發(fā)率的藥物。每日服一片90毫克的緩釋膠囊,內(nèi)含30毫克速釋顆粒和60毫克緩釋顆粒。
6、布洛芬
又稱異丁苯丙酸。其消炎作用較弱,鎮(zhèn)痛作用較強。每次0.2~0.4克,一日3~4次。應用時對胃腸副作用較少,肝毒性反應較小。
7、芬必得
即布洛芬的緩釋膠囊。每次0.3~0.6克,一日2次。
8、萘普生
為中效抗炎藥。是一種酸性藥物。用量為每次250毫克,一日2次。
20世紀70年代中期,人們已注意到不同組織來源的環(huán)氧化酶制品對阿司匹林樣藥物的反應不盡相同,提示不同組織中存在同功酶。經(jīng)過學者們的不斷努力,直到90代初,發(fā)現(xiàn)環(huán)氧化酶有兩種同功異構體,即環(huán)氧化酶-1(COX-1)和環(huán)氧化酶-2(COX-2)。選擇性環(huán)氧化酶-2抑制劑與非選擇性的傳統(tǒng)非甾類抗炎藥相比,能明顯減少嚴重胃腸道不良反應。
在使用非甾類抗炎藥時,劑量應個體化,只有在一種非甾類抗炎藥足量使用1~2周后無效才改用另一種;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非甾類抗炎藥同時服用,因其療效不疊加,而不良反應增多;老年人宜選用半衰期短的非甾類抗炎藥物,對有潰瘍病史的老年人,宜服用選擇性環(huán)氧化酶-2抑制劑以減少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另外,為提高非甾類抗炎藥治療時胃腸道的耐受性,口服藥物時應做到:與食物同時服用或餐后即服,同時飲水,直位服用,減少誘發(fā)胃炎的因素,如吸煙、飲酒等。
常見癥狀:爪狀趾 晨僵
并發(fā)癥狀:口腔潰瘍 關節(jié)脫位
相關檢查:抗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體 血漿因子XIII缺乏篩選試驗
推薦用藥:腰痛寧膠囊
消腫止痛,疏散寒邪,溫經(jīng)通絡。...[詳細]
¥16.9購藥
癥狀體征 用藥治療 飲食保健 病理病因 檢查鑒別 并發(fā)病癥 預防護理
推薦醫(yī)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
推薦醫(yī)生:趙巖 趙巖 董宏生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