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2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大病上醫院,小病進藥房。”隨著平價藥房和網上藥店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自購藥的行列。專家提醒,家庭自購藥首先應該對癥,其次應該科學服用,短期服用無療效,應該及時上醫院。
專家提醒
是藥三分毒 購藥忌盲目
“是藥三分毒,如果使用不當,不僅不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有時還會延誤治療,甚至危及生命!”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洪育萍表示,目前選擇自購藥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不少消費者由于盲目購藥,除了不能對癥,還容易引發藥品重復使用和抗生素濫用等問題。
一 要對癥購藥
“同樣的發熱,如果伴隨有鼻塞、咳嗽癥狀,那就有可能是感冒,接下來需要考慮的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如果是單純的發燒,那則很有可能不是感冒,而是其他重大疾病的征兆,盲目服用有退燒療效的感冒藥,很有可能會掩蓋病情,延誤治療!焙橹魅翁嵝,準確診斷是藥物治療的基礎,因此購藥之前應該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可向藥店的藥師先行咨詢,然后再購藥。
二 要結合體質
“個體之間,體質存在很大的差異!焙橹魅握f病人的年齡大小、肝腎功能情況等對藥品的選擇、使用劑量大小、療程長短等都比卻相關。因此,在購買藥品前對下列情況應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包括準確的年齡、體重、營養情況,肝、腎功能是否良好,以及家屬性用藥過敏史和有無特異性體質等。
三 要掌握劑量
洪主任特別提醒,不要為了療效而自行服用超劑量的藥物或者同時服用多種同類藥品,超劑量的藥物輕則會給身體器官造成損傷,重則危及生命。
“服藥劑量成年人應照說明服用,老年人應適當減量或服用說明書中藥物劑量范圍中的低劑量。對于一般藥物也可按下列情況服用:12歲以上服成人劑量,8歲左右服成人量的2/3;5-6歲服成人量的1/2;3歲服成人量的1/3!焙橹魅翁嵝眩瑢τ诟哐獕骸⑻悄虿『头谓Y核等慢性病患者而言,由于所服用的藥物存在毒副作用,因此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肝腎功能檢查。
四 要把握服藥時間
科學安排服藥時間,不僅能增進療效,而且能盡量避免藥品副作用所帶來的身體損傷。洪主任指出,催眠、緩瀉、驅蟲、避孕、抗過敏等藥宜睡前服用,激素、抗結核藥應在早上服用;滋補藥宜晚上睡時或晨起空腹時服用,助消化類藥物如多酶、嗎叮啉等宜飯前服用;對胃有較大刺激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氨茶堿等則應飯后服用;而抗菌藥物則以間隔相同時間為好,如每日2次,應間隔12小時服;若每日3次,則每8小時服1次;若每日4次,則應每6小時服藥1次。
五 要適時停藥
對于停藥時間的選擇,洪主任則主張“快病快治,慢病滿治”。一般病毒性感冒服藥3-5天,癥狀緩解后可停藥;重感冒、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急性菌痢等感染較重的疾病一般應服藥1-2周,以免停藥過早復發加重;抗結核藥要求服用9個月至1年,強化療法也應至少規則服藥6個月,且中途不能間斷。甲亢藥一般要求服用半年到2年時間;對于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藥物不能隨便停用;對激素類藥若短時間應用,可隨用隨停;若較長時間服用則應逐漸減量,以免驟停出現反彈,使病情復發加重。
六 要謹慎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俗稱消炎藥,有點頭疼腦熱很多人就吃上一片!焙橹魅握f,過多地使用抗生素不僅會使身體產生耐藥性,而且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因此除非有并發的細菌感染,絕大多數感冒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如果非得用抗生素,建議盡量選擇同一種抗生素,以免細菌產生對多種抗生素的耐藥性。
七 要謹慎購買處方藥
現在少數患者習慣拿著處方去藥店買藥,不少醫院也開設有便民藥房,洪主任提醒擅自到藥店購買處方藥存在不少隱患!疤幏筋愃幬锉仨氃卺t生的嚴格指導下服用,不少藥店很難擁有處方單上的全部藥品,在缺貨的情況下患者很有可能會在藥店的推薦下購買同類替代藥品,一旦由于用藥不當引起醫療事故,容易引發問責難題!
八 要謹防假冒偽劣
“購藥不要貪便宜,應去規模較大、信譽較好的藥店!焙橹魅握f,自行購藥買時要認真查看有效期,絕不能購買無批準文號、無注冊商標、無生產廠家的藥品。買藥后一定要開具購藥發票,用藥時,留下藥品包裝盒等,作為萬一被坑害后投訴的依據。
“大病上醫院、小病進藥房”是普遍現象
“去醫院看病要掛號、要排隊,所以小病一般都是自己到藥店買藥!”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的十余名市民,都曾有過到藥店自購藥的經歷,選擇自行購藥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圖省事,其次是為了省錢。而在自行購藥的過程當中,作為消費者他們最關心的首先是療效,其次是藥品的價格。
“單單是感冒藥,有中醫制劑又有西藥制劑,大大小小的品牌都有數十種之多,經常不知道買哪種好!”家住新香洲的吳女士說,雖然是藥店的常客,但是在藥品的選擇上,自己不敢輕信藥師的推薦,一般都是自行購買名牌產品。而另一名受訪者劉先生的看法和吳女士截然相反:“同類藥品的成分和療效都差不多,名牌產品的價格卻要高出許多,所以我一般都是挑便宜的買!
(責任編輯:藥品網ypw***)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