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價水分還有多高?意見稿的匆匆出臺,明降暗升、廉價藥撤柜…這些往往成為藥價強制"擠水分"后的"不良反應"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說到底。以天價蘆筍片事件為背景的因此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事后的交代。"
藥價還能擠出多少水分?網上賣藥成本低?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藥品價格管理方法(征求意見稿)隨后,"藥價虛高"仍是備受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為此。廣東健客網打著"藥價比激進藥店低百分之三十"大旗正式上線。人們不由要問藥價還能擠出多少水分?
不由讓人回憶起當年的湖南老百姓大藥房。當年,此情此景。"老百姓"就是喊著"比國家核定價格平均低45%"口號開平價藥店先河,吹響了國內藥品零售行業"新秩序"號角。今天,暫且不論健客網能否成為網上藥店中的"老百姓"值得品味的經過了多番"洗禮"虛高藥價,如今還能擠出多少水分?
藥價管得住?
國內醫藥行業相關協會陸續收到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藥品價格管理方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意見稿劍指藥價虛高,近1個月來。擬對藥品生產、銷售、流通各環節的利潤率全部實行嚴格限制。
國內醫藥企業恐怕又要迎來新一輪的'降價潮'但關鍵是看該意見稿是否會真正執行。"一位業內人士說。據了解,"依照意見稿。20002008年9年間,政策主導下的藥品降價已經進行了25次,此次很可能成為第26次降價。
湖北一家零售藥店的負責人表示,不過。這次意見稿執行起來并不容易。就藥品的零售環節來說,通過限定藥店零售價格和利潤率來降低藥價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一種藥品,藥廠給某藥店的供貨價是2元,國家的最高零售價是5元,那么,藥店賣3元、4元、5元都是沒問題的如果該藥店原來賣5元,現在依照意見稿只能順加40%即只能賣2.8元。這種情況下,藥廠為避免降價,就會把供貨價直接抬成3.5元,然后再把新舊兩個供貨價的差價1.5元作為返利還給藥店,如此就可以保證藥廠和藥店實際的利潤空間不受擠壓,藥品價格也可保持不變。
但進貨價的提升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從2元漲到3.5元,盡管看起來價格和利潤都沒有變化。出于競爭,進貨價為2元的時候,一些藥店可以只賣2.5元,但現在進貨價漲到3.5元,藥店基本不可能低于進價賣貨,所有藥店都只能高于3.5元銷售。"其實,醫院售藥的道理也與此相似。"說。如此的結果就是整個產業鏈共同完成了藥價的提升。
(責任編輯:藥品網y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