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1-09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 我要糾錯
炎炎盛夏,又進入蚊蟲滋生的高峰期。7月26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通報的7月上半月全省登革熱、寨卡病毒病媒介伊蚊密度監測結果顯示,近四成監測點存在風險。而上月全省報告登革熱病例221例,去年同期這一病例數僅為26例。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以發熱、皮疹和全身疼痛為主要癥狀的急性傳染病,嚴重者未及時治療或致死亡。其進入高發季不僅敲響了防蚊警鐘,也讓防蚊產品成為坊間關注焦點。但從傳統可燃蚊香、驅蚊花露水,到驅蚊貼、防蚊手表,甚至防蚊軟件等“黑科技”,琳瑯滿目的防蚊產品在使用后,卻總給消費者“不防蚊”之感。
是買到假貨,還是遭遇了黑科技騙局?長期從事媒介蚊蟲及其傳染病防治研究、已“斗蚊”17年的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曉光作出專業解釋。
防蚊產品原理不同
效果參差不齊
在80后的童年記憶中,一盤盤圓形蚊香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驅蚊產品,且驅蚊效果較為明顯,但長期使用氣味嗆人,且產生的粉塵和PM2.5微粒可能致呼吸道損傷。隨著各類防蚊驅蚊產品逐漸增多,市場上也出現了許多蚊香的替代品。
記者走訪賣場和瀏覽購物網站時發現,防蚊驅蚊產品從使用方式上主要有四類:一是通電加熱型的電蚊香片、電蚊液等,其主要成分大多是除蟲菊酯;二是噴灑涂抹型的防蚊噴霧、驅蚊液、驅蚊精油等;三是佩戴式的驅蚊貼(扣)、驅蚊手環、防蚊手表等;四是擺放在房間的驅蚊軟件、超聲波驅蚊器、滅蚊燈等,被認為是“黑科技”防蚊。
但從效果上看,幾乎每類產品都被人詬病,其中尤以佩戴式防蚊產品“差評”最多。購物網站中,輕易可見諸如“完全沒效果,衣服前后貼了8片,還是咬了一身包”“還高科技產品呢,一點效果也沒有”“效果很不明顯,這幾天蚊子組團來,受不了了還是先把蚊帳支起來”等用戶評價。
那么,上述產品都是以什么原理防蚊,真的可以防蚊嗎?陳曉光認為,一般來講,它們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防蚊作用,但效果參差不齊,防蚊原理也不盡相同。
比如,蚊香、電蚊香片等是通過燃燒、電加熱等方式將一些具有驅避蚊蟲的殺蟲劑揮發到空氣中,從而起到趕走蚊蟲、保護人體的作用。“如果是正規的商品、按照說明書使用,在一定時間內是具有較好防蚊效果的。”
驅蚊草、驅蚊精油、防蚊貼、防蚊手環等是將具有驅蚊效果的植物提取液、精油等直接涂抹或制成一定劑型黏貼或佩戴在人體上,從而達到驅蚊目的。“叮咬人的主要是雌蚊,其主要糧食是血液,特別是交配后,必須要吸血才能促使卵巢發育。而植物源驅避劑的效果有限,一般比不過雌蚊想吸血產卵的動力,導致消費者覺得‘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防蚊產品‘不防蚊”之感。”
而對于防蚊軟件等黑科技產品,陳曉光說,其防蚊原理一般是“模仿雄蚊翅頻,以此驅避雌蚊”。“男人可以‘聞香識女人’,雌蚊則可以‘聽翅動辨雄蚊’。但雌蚊一生只需和雄蚊交配一次,其受精囊即可儲存終生使用的精子,因此當雌蚊懷‘二胎、三胎’時,再聽到雄蚊翅頻,就會逃離以躲避雄蚊的騷擾。所以,以此驅蚊也有效果,但只對已交配過的蚊蟲有效,且非常弱,易使消費者有‘黑科技不靠譜’之感。”陳曉光說。
兒童孕婦使用的防蚊產品
建議提升無毒級別
在防蚊產品的銷售上看,“時間持久性”和“無毒性”是兩大賣點,前者會稱“防蚊效果長達6小時,甚至12小時”,后者則以面向兒童、孕婦群體為主,標榜純植物配方、安全無毒。
但是,也有人認為,殺蟲劑既然能殺死蚊子,那肯定對人也有毒。果真如此嗎?陳曉光說,防蚊產品是否有毒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蘇云金桿菌以色列亞種制品只針對蚊蟲獨特的腸道結構,因而也只對蚊蟲有毒性作用,對哺乳動物包括人是不會產生任何毒性效果的。而擬除蟲菊酯的神經毒性,對人雖具有一定作用,但非常微弱,要使人‘中毒’,往往要服用上‘噸’的量,這在現實生活中一般是不可能達到的。”陳曉光解釋。
他同時提醒,由于兒童和孕婦的“解毒”能力相對較弱,對防蚊產品中可能的毒性作用更加敏感,因而有必要對兒童和孕婦使用的防蚊產品進行標識,更加提升其“無毒”的級別。
防蚊產品的效果可以持續多久呢?陳曉光說:“從時效性來看,通過篩選高效驅蚊物質并結合緩慢釋放技術,理論上是可以實現持久防蚊效果的,比如6小時是可能達到的。”
對于防蚊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或研發方向,陳曉光直言“很難預測”。“我個人認為,研發原則應是‘精準防制,綠色環保’,即通過對媒介蚊蟲種群密度的精準監測,進行精準時間、精準地點、精準藥械的消殺,以達到高效環保的防蚊效果。”陳曉光說。
氣溫高于20℃時
蚊蟲易傳播登革熱
“登革熱的流行規律還在不斷探索中。目前看來蚊媒密度高、人員流動性大的地區比較容易流行。”陳曉光說。
事實上,早在一年多前,陳曉光就曾帶領研究團隊從實驗室驗證了溫度會顯著影響登革熱病毒在蚊媒體內的感染力和傳播力,并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前沿微生物學》雜志上。
“為何南方登革熱病例多于北方?即使同在南方地區,不同城市的登革熱流行差異為何也這么大?”自2014年廣東爆發登革熱疫情后,陳曉光就猜想,溫度或不僅影響蚊媒種群的密度,還可能影響病毒在蚊媒體內的活躍度。
實驗果然驗證,溫度顯著影響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的復制和傳播力。當溫度低于20℃時,登革熱病毒通常不能在蚊子體內形成感染和傳播。因為病毒在蚊子體內的外潛伏期需要10—14天左右,只要有一天溫度低于20℃,則可能阻斷病毒在蚊子體內的傳播鏈條。
“這一結論對未來登革熱防控或有借鑒。目前,登革熱預警體系主要依靠蚊媒密度,未來在大數據支撐的預警預報系統中,可將溫度也作為一個重要因子納入,當預報將出現持續高溫天氣時,可以發出預警,加強防控;當溫度低于20℃時,也提示大規模的流行即將結束。”陳曉光說。
但由于登革熱至今未有特效藥物和疫苗,陳曉光認為,對付它最好的辦法只能是防蚊和滅蚊。“目前,經過科學研究證實的‘招蚊子’因素有愛出汗、體溫比較高、呼吸比較急促、患腳癬、愛化妝、穿深色衣物的人。可以通過勤洗澡、減少出汗、著淺色衣服等方法減少蚊蟲叮咬;家居可以安裝紗窗、紗門、蚊帳來防護;戶外活動、郊游登山時盡可能著長衫,裸露的皮膚可涂抹一些蚊蟲趨避劑;最重要的是全社會動員、全民參與,改善環境、清除積水、減少蚊蟲孳生地,降低蚊蟲密度。”陳曉光說。
因為雌蚊會把卵產在水中,從蚊卵到孑孓、蛹再變成成蟲的7天到10天,整個過程也都是在水中完成,因此清除積水是“斬草除根”式的防蚊方式。
(劉倩希對本文亦有貢獻)
策劃統籌:李江萍 張志超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