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由于現代人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的改變,頸椎病已日趨低齡化,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出現不同程度的頸椎病癥狀。輕度表現為頸肩背部不適,再嚴重一些會出現上肢麻木疼痛、頭暈頭疼、胸悶、血壓不穩、手握物不穩等癥狀,一旦出現雙腿行走無力,腳下走路時有“踩棉花”的感覺時,這就已經相當嚴重了,必須盡早醫治,否則有癱瘓的危險!
頸椎病多時好時壞,目前沒有一種完全有效的方法治愈,但如治療方法得當,則能明顯控制病情發展,可取得顯著效果。
中醫如何看待頸椎病?
中醫將頸椎病歸納在“痹證”范疇,屬于寒濕痹阻、痰瘀阻絡、氣血不足、脾腎虧虛等不同證型,治療要依循“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瘀則通之,結則散之,寒則熱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的治療原則,具體治法當根據具體辨證結果來確定。如寒濕痹阻型,治以溫經活血,祛寒除濕,通絡止痛。痰瘀阻絡型,治以健脾祛痰,活血通絡,疏經止痛。氣血不足型,治以益氣養血,醒腦寧神,活血通絡。脾腎虧虛型,治以健脾益腎,溫腎壯元。臨床經驗豐富的劉主任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針對不同患者,根據不同證型,運用推拿、針灸、電針、拔罐、濕熱敷、牽引等方法,配以中藥處方,辨證施治,治療效果明顯。
今天小編就推薦較為簡單方便中藥熱敷法來幫助你治療頸椎病,那么頸椎病中藥熱敷法有哪些呢?
中藥外敷法:
藥方:當歸、川芎、葛根、紅花、白芷、羌活、乳香、沒藥、伸筋草、大腹皮、澤瀉、丹參、透骨草、威靈仙、熟地黃各50g,桂枝、麻黃、白芍、川烏各30g,細辛25g,全蝎20g。
操作方法:先將上述諸藥共研成細末,混勻,每次取50-100g,陳醋調勻,放置20-30分鐘后外敷于頸后部,敷藥后用燈照射30分鐘,每天一次,15天為一療程。
中藥泡酒外涂法:
藥方:威靈仙50g,當歸、細辛、乳香、姜黃、丹參、白芷、透骨草、自然銅、木瓜各15g,三七10g,冰片、紫草各5g,蜈蚣3條。
操作方法:先將上述諸藥浸泡于2000ml的75%酒精中,4天后過濾,藥液裝瓶收貯,過濾后的藥渣再用2000ml的75℅酒精浸泡4天后再次過濾,再將兩次制成的藥液混合攪勻即可。用時取藥酒適量揉涂增生椎體所對應的頸部兩側及肩背部軟組織,每天3次。
中藥托敷法:
藥方:威靈仙、當歸、赤芍各12g,五加皮、五味子、生山楂各15g,紅花、羌活、獨活、防風各10g,制附子5g,花椒30g。
操作方法:將上述諸藥裝入紗布袋內,扎緊,放入瓷盆內,加水煎煮30分鐘,稍放涼,托敷患部,每次30分鐘,每天2次。每劑藥可連用2天,15天為一療程。
頸椎病中醫療法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要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
特別要注意除外頸椎骨骼實質性病變(如結核、腫瘤等),還要與胸廓上口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肩周炎、網球肘等相鑒別。
2、手法要適度,不可盲目粗暴
醫生應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狀況、臨床表現和X線拍片情況來控制手法的輕重和時間的長短。
3、注意牽引的角度
醫生在進行牽引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病人的反應,并相應調整合適的牽引角度。
4、正確的頸部鍛煉
患者需要正確地進行頸部功能鍛煉。
無論是對于醫生還是患者,我們都要認真仔細的進行治療!患者配合醫生,醫生對患者認真負責,這樣對于頸椎病的治療才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