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飯局多,工作應酬難免觥籌交錯,喝酒醉酒乃常有之事。喝酒后感到胃痛,這個問題想必也困擾了不少飯桌應酬一族。尤其是現在正處于年末,喝酒應酬更是少不了的事情。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養胃:
3因素最傷胃
我們可以知道,喝酒是最傷胃的一種行為,酒精可以直接損害胃黏膜,甚至導致肝硬化以及慢性胰腺炎,進而加重胃病。而除了飲酒,下面三點也容易傷胃:
飲食傷胃: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以和降為順,故胃痛的發生與飲食不節關系最為密切。若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損傷脾胃,飲食停滯,致使胃氣失和,胃中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或五味過極,辛辣無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飲酒如漿,則傷脾礙胃,蘊濕生熱,阻滯氣機,以致胃氣阻滯,不通則痛,皆可導致胃痛。
寒邪客胃:寒屬陰邪,其性凝滯收引。胃脘上部以口與外界相通,氣候寒冷,寒邪由口吸人,或脘腹受涼,寒邪直中,內客于胃,或服藥苦寒太過,或寒食傷中,致使寒凝氣滯,胃氣失和,胃氣阻滯,不通則痛。
精神緊張: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胃痛難忍中醫來幫你
艾灸
具體做法是:將艾條一端點燃,左手食指中指置于施灸穴位兩側,右手拿起艾條后靠近腹部的中脘穴(腹部正中線,臍上四寸處),距離皮膚約3cm,用懸起法灸 10~20分鐘,以局部皮膚溫熱紅暈,而不感到灼燒疼痛為度。施灸過程中還可以將艾條在穴位附近處做小幅度回旋動作,以緩解局部皮膚溫度過高引起的不適。
中脘穴是八會穴之腑會、胃之募穴,有溫中健脾、行氣止痛的功效,為艾灸胃脘痛的常用穴。除了中脘穴外,還可以配合關元穴以溫腎培元。此外,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處)亦是臨床常用保健要穴,為胃之合穴,有升清降濁、培補后天、益氣升陽之效。
拔罐
拔火罐可以循經取穴,整體調節人體陰陽,在除濕導滯的同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以達到扶正祛邪的治療目的。實證常取胃之募穴、合穴及手足厥陰和足太陰經穴,適用于寒邪、郁熱、肝氣上逆的胃痛者。虛證常取俞募穴及足太陰、陽明經穴為主,適用于胃痛虛證。
治療方法:實證選取穴位: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行間、梁丘、陽陵泉。虛證選取穴位:脾俞、胃俞、中脘、章門、足三里、內關、三陰交、太溪、血海、膈俞。每次選3~5個穴位,每個穴位5~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