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拔罐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療法,在治療疾病上效果良好。但是不少人也有以為,拔罐出水泡好還是不好呢?下面我們簡單了解下:
拔罐出水泡并非只有壞處
拔罐出水泡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因為水泡破裂后就容易感染,從防止感染的角度來說是非常不好的。一般來說,如果拔罐出了小水泡,一般建議不要挑破,讓其自行吸收即可,以防感染。如果水泡過大,已經被壓迫,可以先挑破,然后上點紫藥水或者是其他的消炎又能收斂傷口的藥物,要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防止感染。
雖然從防感染的角度上說,拔出水泡是不好的。但是從治療的角度來說,拔出水泡反而是個好事。介于部位選擇的關系,水泡多半是在穴位或者是經絡上形成的,而水泡的吸收可以對穴位或者經絡的加強刺激,所以治療的效果會更好。在古代,不少人認為穴位破損化膿會增強刺激,比拔出水泡的效果會更好。但是在現在,為了醫療安全,也為了減少感染,降低危險系數,一般是不建議拔出水泡的。
這么做可遠離水泡
在應用走罐時,要注意部位選擇,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以免火罐漏氣影響效果,或者是因此損傷皮膚。
其次,體位的選擇上要適當,如果有褶皺、或者是松弛疤痕皮膚不適合拔罐,如果在這些部位拔罐時容易導致火罐脫落,也容易因此造成皮膚損傷或者是擠壓出水泡。拔罐結束后,起罐的手法要輕,不要強行拔出。應該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等外部空氣進入火罐之后,才慢慢取下罐子,不能轉動罐子或者是強行拉扯。
在不同罐子的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不同罐子手法也不同。使用針罐時,要防止肌肉收縮,發生彎針,不要隨便移動罐子,以免把針撞壓入深處,導致皮膚損傷。在使用多個火罐時,火罐排列不要過于密集,以免皮膚被火罐牽拉導致疼痛,也可以避免因為罐子相互擁擠不能拔牢。
使用刺血拔罐時,針刺出血的面積應該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徑,成人的出血量不超過10ml。拔罐后針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留罐時間不宜太長。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