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可以養生保健,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那么刮痧到底有什么功效呢?刮痧有什么要注意呢?
中醫刮痧的保健養生功效
刮頭部:提神醒腦,頭為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經交會的地方,頭部經脈通暢,會使人精力充沛,有益于腦血管、腦神經功能。因而常用刮痧板刮拭頭部,可以振奮陽氣,使人神清氣爽。給頭部刮痧時,可以把頭頂正中央的百會穴當做中心,向四周刮拭,刮到頭皮有溫熱的感覺即可。刮的時候,如果覺得某個地方比較疼痛,可以在那反復刮拭幾下,直至疼痛感消失或減輕。
刮頸肩:活血舒筋,頸肩酸痛多是由于頸肩部氣血瘀滯所致。刮痧可以舒筋通絡,活血化瘀,增進局部新陳代謝,使本來僵硬的肌肉放松,從而消除頸肩部的不適。刮頸肩的常用方法有兩種。一是采用直線刮法,沿著后腦中央的風府穴、頸部中央的大椎穴刮下來,再刮左右兩側的穴位,每一側可上下刮15~20次;二是沿著后腦左右兩側的風池穴到肩膀左右兩側的肩井穴構成的弧線刮下來,每側也可刮15~20次。
刮兩脅:疏肝解郁,肝主疏泄,調節氣機。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諧人的心情就會愉悅、開朗。反之,疏泄功能不正常,氣機不暢,就會出現焦慮、抑郁、煩躁等負面情緒。由于肝經主要分布在人體的兩脅部位,常刮拭這個區域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其中,重點是乳頭直線和第六肋間交點的期門穴。刮拭時,動作要慢,尋找并刮拭疼痛或結節的部位。
刮腹部:減小肚子,腹部是人體大部分經絡循經的部位,由于缺乏運動常會造成經絡淤堵。腹部刮痧可以疏通經絡,幫助贅肉運動,還有緩解便秘、腹瀉的作用。刮腹部時,兩條腿要分開站立,站穩站直,用刮痧板沿一側肋骨的下緣刮拭,一直刮到小腹,再刮向另一側。刮的力度要適中。如果便秘就順時針刮,腹瀉則逆時針刮。
刮腳底:緩解失眠,腳底分布著很多臟器的反射區。在臨睡覺前刮一下腳底,有促進睡眠、緩解頭痛等多種保健作用。給腳部刮痧,可以先從腳掌到腳后跟方向做全腳底的刮拭,等刮熱后再用刮痧板重點刮拭腳心的涌泉穴。失眠的人可多刮第四腳趾外側的足竅陰穴和足背部第一、第二腳趾中間的行間穴。
刮痧有什么要注意?
上述我們了解了刮痧的一些功效,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刮痧有什么要注意:
不少SPA水療中心或休閑保健會所刮痧,動輒需要四五十分鐘,長則一個多小時,不少人痛苦不堪卻始終堅持,其實這樣是非常不正確的。每次刮拭時間不可過長,每次刮痧治療最好選擇只治療一個病癥。刮痧時,汗孔開泄,消耗正氣,為有利于扶正祛邪,或祛邪而不損正氣,故治療時間一般限制在15-20分鐘之內。如手法超過25分鐘,正氣消耗過多,易出現疲勞反應。
再者,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刮痧治療,尤其體質虛弱或虛證的人不要輕易嘗試。由于刮痧是利用刮痧器具刮拭經絡穴位,通過良性刺激充分發揮營衛之氣的作用,祛除邪氣、疏通經絡、舒筋理氣、驅風散寒、清熱除濕、活血化淤、消腫止痛,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由此來看,刮痧偏瀉實,多用于年輕體壯、新病急病或形體壯實的標實證患者。一些體質虛弱或者虛證的人群就不太適合使用。年老體弱、年幼體虛的老人和兒童刮痧更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