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拔罐法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但是拔火罐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治療方法,稍有不慎會燙傷皮膚。如果你想自己在家拔罐,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聽聽專家對拔罐是怎么講解的吧。
不同疾病選取不同的拔罐部位
拔罐法像針灸治療一樣有特定的治療位置,所選治療部位視所治療的目的而定。一般而言,軟組織損傷、風濕痹痛、各種神經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背腰痛、胃痛等,可以哪里痛拔哪,哪里不舒服拔哪,但也需要配合其他特定的穴位,如腰痛配合委中穴(位于腘窩),內臟痛還需配合背俞穴,風寒感冒配合風門、大椎穴等;其他疾病根據辨證、辨病、辯經、經驗取穴等選穴配方。
留罐不是越久越好,小心拔罐也能拔出水泡
很多人認為留罐越久,效果越好。拔罐也要控制好時間,留罐不是越久越好。一般留5-15分鐘比較適合,若罐大吸拔力強時可適當縮短留罐的時間,以免起泡。根據我們經驗,兒童不宜超過5分鐘,老人不宜超過10分鐘,如果拔罐同時照紅外線或照完紅外線后拔罐(一般在醫院比較多見),成人留罐10分鐘就可以了。如果留太久出現了水泡等癥狀,小泡勿需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涂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特別注意皮膚破損未修復時勿接觸生水。
自己在家拔罐具體需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 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或骨骼凸凹、毛發較多的都位均不適宜。一般拔背部的穴位,多選取俯臥位;一些頸部的穴位如果環境條件有限,可以選取坐位。
2、 預防燙傷(拔罐前先將棉球上多余的酒精擠出,燃火勿接觸罐口)。
3、 根據部位選擇大小合適的罐具。
4、 走罐時特別注意檢查罐口是否光滑。
5、 對精神緊張者要先做好解釋工作。
6、 拔罐動作要求穩、準、輕、快。
7、 一些部位是不宜拔罐的,如心尖區、大血管分布部位、體表大動脈搏動處,五官及肛門等孔竅部。
8、 孕婦慎用拔罐,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拔。
拔罐的適用范圍廣泛,風濕痹痛、腹痛、背腰痛、痛經,頭痛等均可應用。很多人喜歡自己在家里進行拔罐,建議大家最好使用抽氣罐以免燙傷。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