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5-0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GMP企業(yè)不按GMP要求組織生產,少數中藥生產企業(yè)一味追求低成本,購買、使用質量低劣的中藥材、包裝材料等,導致藥品質量先天不足”。日前在吉林省中藥生產企業(yè)安全監(jiān)管現(xiàn)場會上,吉林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隋殿軍指出,部分中藥生產企業(yè)不能完全貫徹實施藥品GMP,使產品質量很難得到保證。
有些企業(yè)在生產中不按處方投料,少投或不投細貴藥材,或者未經批準擅自使用一種藥材去代替另一種中藥材,比如用人工牛黃代替體外培植牛黃或者天然牛黃,用龍血竭代替血竭……這些做法嚴重影響了藥品生產質量。
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zhèn)驚、止咳、平喘等作用,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其能促進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生成,是治療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特效藥物,還具有抑制和拮抗抗癌藥毒副作用等功效。由于牛黃用途廣泛,但來源少、價格昂貴,故有時以人工牛黃或人工培植牛黃作代用品。市場上常有其偽劣產品出售,現(xiàn)介紹鑒別方法如下。
1 天然牛黃
本品為牛科動物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 Bubalus bubalis L膽囊、膽管或肝管中的結石。
(1)性狀鑒別
天然牛黃可分蛋黃和管黃。蛋黃:多為卵圓形、球形、立體三角形及片、粒狀;表面金黃或棕黃色,深淺不一,細膩而稍有光澤,有時外部包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表面有龜裂紋、不光滑;體輕,質松脆,易碎,斷面有排列整齊、重重相疊的同心環(huán)狀層紋;氣清香,人口先苦后甜、芳香清涼,嚼之不粘牙,可溶化;取少量牛黃用水調合,涂在指甲上,可將指甲染成黃色并經久不退,俗稱“掛甲”。管黃:呈管狀,表面不平,或為破碎的小片;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紋及小突起;斷面層紋較少,有的中空,色較深;質松脆,手捻易碎;有膽汁滲入者色黑,質堅實,斷面似膠狀,層紋不明顯者質量為次。
2)顯微鑒別
以50%甘油酒精溶液1滴,加于載玻片上,取少量牛黃粉末放入,并用細玻棒調勻,蓋上蓋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大小不等的不規(guī)則團狀物,大的團塊呈云朵狀、絮狀或破碎的泥塊狀,直徑可達100μm左右,呈棕褐色至褐黑色,不透明或邊緣微透明;小塊呈不規(guī)則形或類圓形,最小的直徑僅數微米,淡黃棕色或棕色,半透明。
(3)理化鑒別
氯仿試驗:取天然牛黃粉末少量,加氯仿l mL,搖勻后加硫.酸與30%過氧化氫溶液各2滴,振搖,即顯綠色。
醋酸試驗:取天然牛黃粉末0.1 g,加60%醋酸4 mL,研磨,濾過。取濾液1 mL,加新制的糖醛(加蒸餾水至幾乎無色)溶液(1:100)l mL與硫.酸溶液(硫.酸50 mL,蒸餾水65 mL混合)10 mL,置70℃水浴加熱10 min,即顯藍紫色。
冰醋酸色環(huán)試驗:取天然牛黃少許,加冰醋酸顯綠色,待冷透后小心加入等量的硫.酸,結果下層無色,上層呈綠色,兩層相接處呈現(xiàn)紅色環(huán)。
(4)生物檢定
天然牛黃的一般成分及含量為:膽紅素72%~76.5%,膽汁酸4.3%~6.1%,膽酸0.8%~1.8%,去氧膽酸3.33%~4.3%,膽汁酸鹽3.3%~3.96%,膽固醇2.5%~4.3%,脂肪酸1%~2.1%,卵磷脂0.17%~0.2%,鈣2.3%~2.6%。此外尚含有3種類胡蘿卜素物質及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類肽的平滑肌收縮成分(SMC)。
2 人工培植牛黃
本品是利用活牛體,以外科手術的方法在牛的膽囊內插入致黃因子,使之生成牛黃。人工培植牛黃的形態(tài)取決于牛黃床的構形,并因培育期的長短不一而形成不同厚度的牛黃層。由于人工培植牛黃是在與天然牛黃相同的特定生態(tài)因素條件下形成的,故經測定其理化特性、性味、色澤、藥效成分含量等與天然牛黃無明顯差異。
3 人工牛黃
本品是以牛膽汁酸、膽紅素、膽固醇與無機鹽(硫.酸鎂、硫.酸亞鐵和磷酸三鈣)為原料,與淀粉混合而成,臨床療效與天然品大體相似。
性狀鑒別:人工牛黃多數為土黃色疏松粉末,也有制成不規(guī)則球形或方形的產品。呈淺棕黃色或金黃色。質輕、松,水溶液亦能使指甲染成黃色。氣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無清涼感。
顯微鑒別:用天然牛黃的方法制片觀察,在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的淀粉粒,均為單粒,少有復粒。小粒呈圓形、球形或類圓形,直徑1.5~5μm;大粒呈不規(guī)則多面體形、類圓形,直徑6~20μm不等。臍點有時明顯,呈點狀、裂縫狀、三叉狀或十字狀。有多數紅棕色的團塊狀物(為膽汁的凝結固物),多呈類圓球形,大小不等,表面可見細小的顆粒狀凸起。還有開裂狀的不規(guī)則形碎塊,形似石細胞,但無層紋,直徑可達25μm。另有不規(guī)則多面體晶塊,直徑8~18μm,透明,棱角明顯(為膽酸鹽類結晶)。
4 鑒別依據
天然牛黃:以完整的蛋黃、表面鮮棕黃色、質松脆、斷面層紋清晰而細膩者為優(yōu),管黃質較次;氣清香,入口先苦后甜、芳香清涼。
人工牛黃:系人工制造而成。多為土黃色疏松的粉末,質松而輕,氣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無清涼感。
人工培植牛黃:所含成分之組分與天然牛黃相似,多數成分含量低于天然牛黃,但膽酸含量則高于天然牛黃,并接近于牛膽粉 (干燥牛膽汁)。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