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世界日,國際聯盟向全球患者及工作者發出號召:“應對,立即行動”。這一口號透露了全球發展的嚴峻形勢。據了解,全球每8秒鐘就有一人因喪生,每年有400萬人因死亡,100萬人截肢,其所帶來的其他健康損害更是難以計算。
中國作為糖尿病大國,形勢尤其緊迫。專家指出:治療糖尿病,挽救生命,科學用藥、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平和心態、血糖監測這五駕馬車,一個都不能少。尤其是血糖監測,是其他四方面能否有效開展的科學依據,是“應對糖尿病,立即行動”的首要工作。但是,由于不少糖尿病患者對相關知識了解不足,對血糖監測的重視程度不夠,即使開展了血糖監測,也經常會走入誤區。
誤區一:僅憑一次血糖監測,就主觀判斷自己的病情。
老劉有糖尿病,前天一早測血糖,突然發現血糖高了很多,著急的他趕緊加倍服用降糖藥,結果到中午時,突然感覺心慌、手發抖、全身沒力氣、出冷汗,家人趕緊將他送到附近醫院一查,居然是中度低血糖,還好治療及時,差點就釀成大禍。醫生詢問了情況才知道,早上之所以血糖突然升高,可能是老劉對兒子發了脾氣,情緒波動引起的。對此,專家指出:飲食、運動、情緒、睡眠、服藥等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到血糖的測量結果。僅根據一次的測量結果,就對自己的病情進行判斷、分析,并據此采取一些錯誤的“治療”,這是非常危險的。糖尿病治療方案的制定最好是以一段時間的多次血糖監測數據作為依據。據了解,歐姆龍新上市的HEA-230型血糖儀具有512次超長血糖數據記憶功能,以及7天、14天、28天血糖平均值顯示功能。通過記錄日常血糖值,全面了解一段時間內自身的血糖值及周期血糖平均值波動趨勢,可以在就醫時為醫生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也可以幫助患者判斷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科學,指導“五駕馬車”齊頭并進。
誤區二:感覺測血糖出血很痛,有抵觸,只偶爾測下血糖。
一份對糖尿病患者家庭健康管理意識的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實現經常性血糖監測有兩點原因很重要:一是受傳統觀念影響,主觀認為血糖不需要經常測,偶爾測一兩次了解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情況就可以了。二是覺得測量血糖很麻煩,即費錢,又要忍受疼痛。專家指出:科學、頻繁的血糖監測可以了解一段時間內自身更全面的血糖變化情況,便于得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也能及時發現血糖異常變化的蹤跡,及時采取對策。血糖自我監測的頻率取決于治療的目標和方式。2009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測量4-7次,病情穩定或已達到血糖控制目標后可以每周測量1-2天,每天4-7次;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初始階段每天至少測量5次,血糖達到控制目標后每天測量2-4次;使用血糖藥或生活方式干預的患者,每周測量2-4次。對于害怕疼痛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采血量少的血糖儀,如歐姆龍的兩款新品血糖儀HEA-230和HEA-231,其測量采血僅一微升,疼痛感少,而且5秒就能測出結果,緩解了糖尿病人的焦慮心情,減少糖尿病患者的抵觸,便于頻繁、長期開展血糖監測。而且,HEA-231型血糖儀非常小巧,便于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都能測量。
誤區三:貪圖便宜,隨便買一個血糖儀。
某些不知名的血糖儀打著贈送血糖儀的方式推銷試紙和降糖保健品,誘導糖尿病患者貪圖便宜選擇了這些廉價的血糖儀。雖然錢是花少了,但是這些缺乏品牌保障、沒有售后支持的血糖儀也不可能帶來很精準的測量結果。而測量結果不準確,勢必會影響到對病情的判斷,如低血糖測成了高血糖,后果不堪設想。來自日本的專業醫學顧問歐姆龍已考慮到中國市場的經濟性要求,在一貫的保證精準性、便利性的原則下推出了非常經濟實惠的新品HEA-231型血糖儀,以滿足經濟條件較為一般的糖尿病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