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先生今年46歲,體檢時發現自己和愛人血壓都很高,醫生給兩人開了同一種降壓藥。吃上藥后,妻子的血壓控制得很好,可他的血壓卻很不穩定,忽高忽低。許先生認為藥可能不適合自己,于是換了一種藥服用。換藥后,藥似乎依然是時而有效,時而無效,忽高忽低的血壓讓許先生很頭痛,連續換了幾種降壓藥后還是降不下來。再次走進醫院,詳細檢查后醫生排除了其他病癥引起的血壓降不下來的可能,于是詢問了許先生的生活方式等情況,最后得出結論——因為熬夜導致降壓藥效果不好!
原來,由于工作原因,許先生經常上夜班到凌晨,白天想睡又睡不著,而不上夜班的時候,由于生物鐘已經被打亂,他也要到凌晨才能入睡。
對此,遼寧省金秋醫院心臟內科韓梅主任表示,晚上休息不好,正常的生物鐘被打亂,如此不健康、不規律的生活方式,血壓是很難降下來的。
睡眠不好直接影響血壓的控制,造成血壓波動不穩定,熬夜則是雪上加霜。通常人的血壓呈現白天高、夜間低的“勺形”變化規律,這樣,人在夜間睡眠時身體的各個器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如果熬夜,夜間的血壓會因為交感神經不能得到休息,甚至因為失眠引發焦慮進而造成血壓上升,容易形成“非勺形”血壓變化規律,這種情況對心、腦等器官損害更大。可以說,如果在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熬夜,藥的效果會非常差。要想控制血壓,一定要好好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