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8-01 來源:藥品網ypw.cc 作者: 我要糾錯
有個小傷小病,很多人寧可根據經驗到藥店買藥自己治療,也不愿去醫院排隊掛號。但近期的一項調查卻顯示,到藥店買藥的消費者中,僅有.成具備正確的非處方藥使用知識,大部分百姓吃藥憑經驗;4%的人看不懂藥品說明書;近20%的人吃藥看廣告而不是聽醫生指導。在自我用藥時,只注重藥物療效,卻忽視了治療周期;對更深層次的如耐藥性、服藥時間等明顯認識不足;在用藥習慣方面,許多人為了增強療效而自行加大服藥劑量,有的人有頻繁更換藥物的習慣,還有的人用茶水、牛奶等飲料服送藥片等。
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常務副會長胡圣榆介紹,
自我藥療是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的情況下使用非處方藥物,用以緩解輕度的、短期的癥狀及不適或者用以治療輕微的疾病。
自我藥療這一概念發展到今天并為廣大民眾開始接受,有它的社會根源,首先是人群保健觀念的轉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人們對醫療與健康的知識越來越豐富,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眾多的自我診斷或監測的儀器,從而為自我藥療的開展帶來了有利的條件。其次,醫院和醫生也面臨著數量眾多但可通過自我醫療即可治愈的病癥,致使保健費用過于昂貴但效果卻未必最佳,從而造成社會和個人負擔都過重的狀況,也造成國家醫療衛生資源利用的不合理。胡副會長同時提醒,進行自我藥療的前提是一定要掌握一定醫學常識,同時能夠確診自己的不適究竟是哪種病,服藥應嚴格遵照說明書。
■選藥時,不同的人群應注意的問題也不同
胡圣榆副會長介紹,廣義的自我藥療的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完全由個人可以自行判斷的病癥,如感冒、咳嗽、疼痛、消化不良等;二是經醫生確診后,患者依據醫生的醫囑,自己可以控制復發的病癥,如口唇皰疹、陰道霉菌病等;還有就是經醫生確診后,老百姓可控制的慢性病癥,如濕疹、癬病、過敏等病癥。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凡成年人有以下癥狀可用非處方藥:頭痛;咳嗽黏痰;關節、肌肉、手臂痛,腹痛;背痛;緊張、抑郁不安;足趾腫脹、雞眼;感冒、流感、流鼻涕;消化不良;失眠;不明原因的疲勞。
在自我藥療的過程中,不同的人群所注意的問題是不同的。
老年人使用非處方藥,要針對其自身的特點注意以下問題:1.未發現器質性疾病,出現上述情況時可以使用非處方藥物,否則應就醫;2.避免忘記用藥和自行加量,否則危害更為嚴重;3.掌握不同劑型的用藥技巧,避免虛弱身體受到損害;4.注意藥物不良反應和藥物過敏史;5.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警惕藥物相互作用,比如在服用處方藥的鎮靜、安定劑時,再用非處方藥的鎮靜助眠藥則易引起過量而中毒;6.注意不同藥物的保存方法,很多藥物對溫度和效期有嚴格的要求。
小兒患了小傷小病或已明確診斷的一些疾病,家長應注意慎重選藥,把握劑量,比如較為安全的非處方藥維生素A、維生素D也不能過量使用,否則可引起毒性反應,影響小兒生長發育。還要妥善保管,所有藥物均應放在小兒不能觸及處,如果三天不見好轉應及時就醫。
■正確使用非處方藥的八項注意
胡副會長介紹,自我藥療和非處方藥的使用是分不開的,因此,要求非處方藥一般都經過較長時間的全面考察;藥效一般都比較確定;按照藥品使用說明要求使用相對安全;毒副作用小,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使用方便,易于儲存等。
正確使用非處方藥要注意以下幾點:
1.自我判斷癥狀,通過獲得的信息和常識,對自己的病情進行自我判斷;
2.正確選用藥品,購買時詳細閱讀說明書,并詢問藥店的藥師或營業員,挑選適用藥品;
3.查看外包裝,藥品包裝盒應注明藥品成分、適應癥等,不能購買無批準文號、無注冊商標、無生產廠家的國產藥品和無進口藥品注冊證號的進口藥品,不要買包裝破損或封口已被打開過的藥品;
4.詳細閱讀說明書,一般的說明書應包含以下內容:產品名稱、活性成分名稱、適應癥、禁忌癥、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不良反應、保存方法、有效期、生產批文、廠名地址等;
5.嚴格按說明書用藥,不可超量服用;
6.若患者有說明書上所列禁忌癥,不可用藥,應慎重并就醫;
7.妥善保管藥品,不要混用,更不要讓孩子接觸誤服;
8.在使用非處方藥進行自我藥療一段時間后(一般3-5天),如癥狀未見緩解或減輕,應及時去醫院診斷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胡副會長同時強調,用于自我藥療的藥品同樣會產生副作用。最常見的副作用有頭痛、眩暈、焦慮;皮膚病(主要是變態反應);肝病;消化系疾病(主要是腹瀉);發生過過敏性休克和(或)血管神經性水腫。也有過嚴重的副作用報道,女性較男性更常發生,主要是應用鎮痛抗炎藥物所引起的。一旦出現不適,最好盡快就醫。
無相關信息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