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藥的使用大有講究:
眼藥滴在下穹隆處
現代都市人在工作中經常要使用電腦,即使不患有其他眼疾,也容易出現眼睛疲勞、視力減弱、視線模糊等癥狀,因此需要使用一些緩解眼部疲勞的眼用制劑。點眼藥前,首先要把雙手清洗干凈。可以采取坐位或半仰臥在床上,頭稍后仰,眼視頭頂方向,輕輕將下眼瞼提起,使眼球與下眼皮之間形成一袋狀(稱下穹隆)。點藥時注意,眼藥瓶垂直向下,距離眼睛2-3厘米,將藥水滴入袋內,不能直接滴在角膜上,然后輕輕閉上眼睛2-3分鐘,同時壓迫淚囊部(在靠近鼻梁的眼角內),讓藥液在結膜囊內彌散,這樣才能使藥效充分發揮。
皮膚用藥前先清洗
皮膚用藥前,首先要清洗患部。如果有痂皮,應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軟化后拭去;對膿性分泌物多的患處,應先用生理鹽水清洗,然后再涂藥;皮損處若有直徑大于0.5厘米的水皰,要以消毒空針筒抽出內容物,并保留皰壁;有毛發的部位用藥前,應先剃去毛發,然后再上藥。
皮膚病用藥的時間和次數也有講究。藥水和洗劑,因為易揮發而使療效降低,因此用藥次數要相對多一些。混懸劑,用前應先搖勻,一日涂多次。酊劑、軟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一次即可。
皮膚病藥物對貯存條件也有要求。含凡士林的軟膏、乳膏受溫度影響較大,貯存時要保持適宜的溫度,溫度過高會發生有效成分的遷移,溫度過低會使軟膏的涂展性下降,因此通常放冰箱冷藏。含有機溶劑的藥水,要注意瓶塞的密閉,否則溶劑揮發后會析出結晶。
服藥前先潤潤喉嚨
在所有藥物中,80%以上是口服劑型。很多人認為,吃藥是最普通、最簡單的事。實際上,吃藥也很有講究。正確的服藥方法是洗凈雙手,倒一杯200ml左右的溫開水,先喝一口水,潤潤喉嚨和食管,然后把藥含入口中,再抿一口水,將頭向后一仰,把藥與水同咽下,緊接著將剩余的水喝完。服藥后不要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動一分鐘,以便藥物完全進入胃里。
吃藥時切忌干吞藥片,或者只喝一口水送服藥片,躺在床上吃藥或者吃完藥后馬上躺下也不對。服藥時不喝水,或者喝水太少,亦或剛吃完藥就躺下,這樣會使剛服下的藥片粘在食管上,有些藥的刺激性很強,會導致食管炎癥、潰瘍,甚至穿孔。
大多數口服藥物,飯后服用即可。但是,抗酸藥及治療胃炎的藥物,如氫氧化鋁、膠體果膠鉍,以及胃腸解痙藥(胃復安)和胃動力藥(嗎叮啉)等需要在飯前服用,可增強療效。另外,降糖藥拜唐平,與第一口飯一起嚼碎服用,才能更好地降低血糖;胰酶、乳酶生在餐中服促消化的作用強;降血脂藥立普妥,餐中服用吸收好;降壓藥達利全,餐中服用吸收慢,可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
特殊注射劑的使用
絕大多數注射劑都是在醫生和護士的操作下使用,因此劑量、用法都有人把關。但是胰島素這一特殊的注射劑,常常需要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自行注射。胰島素劑量的確定和調整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不可自行調整用量。為了避免胰島素所引起的低血糖反應,患者必須保持每天規律、定量、定時的飲食習慣,并堅持正常、規律的活動。未開封的胰島素,應盡可能放在溫度2℃至8℃的冷藏室儲存,但在注射前,最好先放在常溫下30分鐘讓胰島素回暖,這樣可以減少注射時的不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