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異常可表現為血清“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增高,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和甘油三酯(TG)升高。有的患者同時有多種異常,稱為混合型血脂異常。
血脂異?杀憩F為血清“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增高,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和甘油三酯(TG)升高。有的患者同時有多種異常,稱為混合型血脂異常。
其中,LDL-C升高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最為密切,它每升高1%,冠心病死亡風險增加2%;反過來,如使LDL-C降低1%,冠心病死亡的風險也減少2%。有數萬例患者參與的臨床試驗,以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降LDL-C最有效的藥物——他汀類(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可使初發或復發的心肌梗死都減少1/3,同時減少腦卒中,降低總死亡率。
因此,降血脂首先應降LDL-C,并使之達標,首選藥物當屬他汀類藥物。已患有冠心病,如患過心肌梗死、心絞痛或已接受過介入治療和搭橋手術的患者,尤其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不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冠心病的等同危險狀況,包括糖尿病、已患有腦卒中或外周動脈血管疾病的患者的LDL-C應降到100毫克/分升(mg/dl)以下。近年來,專家建議可考慮降至70毫克/分升以下。在一些高危人群,他汀起始劑量也應大一些,如可選用辛伐他汀40毫克/日,阿托伐他汀20毫克/日,氟伐他汀80毫克/日。對中低危人群起始劑量可為上述劑量的一半。
他汀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可引起血肝酶增高和橫紋肌損害(可表現為肌痛和無力),但僅見于很少數患者。他汀類藥物是安全有效的降血膽固醇藥物,不良作用多發生在開始用藥的頭2個月,如此期間無副作用,此后很少發生副作用。使用他汀降脂達標后,應堅持長期服用,不應減量或停用。
小編提示:1、高危人群 指冠心病及其等危癥,包括已患過心肌梗死、做過搭橋手術或介入治療者,糖尿病,患有腦卒中,周圍血管疾病,大動脈疾病,有癥狀的頸動脈內膜斑塊以及有多種高危險因素(高齡、高血壓、血脂異常、吸煙等)的患者。2、極高危人群 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不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和患糖尿病又有心肌梗死的患者。3、低中危人群 指僅有血脂異常者。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梅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