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類藥物是冠心病患者最常使用的藥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療心絞痛、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衰。最常用的硝.酸酯類藥物有:三硝基異山梨酯(硝.酸甘油),二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和單硝.酸異山梨酯(如長效異樂定、Imdur、德脈寧、魯南欣康等)。
這類藥有多種劑型:可舌下含服、口服、噴霧、貼劑或靜脈用藥。
硝.酸酯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是:擴張靜脈和適當擴張中等動脈,使心臟的前負荷和后負荷減輕;擴張冠狀動脈(包括狹窄處血管),同時擴張側支血管,增加缺血區心肌的血流供應。因此,硝.酸酯類藥物可減輕心臟的做功和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和心力衰竭癥狀。
硝.酸甘油
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最常用的藥物是硝.酸甘油。通常以舌下含服或舌下噴霧給藥,起效快。硝.酸甘油也可用于預防心絞痛的發作。因為許多患者知道能誘發其心絞痛發作的活動量,因此,活動前2~5分鐘通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防止癥狀的發生。臨床上也使用硝.酸甘油軟膏抗心絞痛,長期治療一般采用12小時用藥、12小時不用藥的空白期治療方案。因為研究顯示,硝.酸甘油透皮貼劑雖然24小時血藥濃度穩定,但是持續給藥其部分治療效果喪失,即對藥物產生了耐藥性。通過采用12小時貼敷和12小時間歇期的給藥方式,可防止或至少減輕耐藥性的發生。另外,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中硝.酸甘油可在3~5分鐘內擴張靜脈,降低前負荷,緊急使用硝.酸甘油效果非常好。使用硝.酸甘油時需注意:硝.酸甘油含片一旦暴露于空氣中會很快被降解,因此,應每3個月更換一次。而硝.酸甘油噴劑至少在3年內可保持穩定。
消心痛
消心痛也可用于舌下含服治療心絞痛的急性發作,但是起效比硝.酸甘油制劑遲。同樣,舌下含服消心痛可用來預防心絞痛的發作,由于半衰期長,該藥有效預防心絞痛發作可達1小時。但是由于消心痛肝臟首過效應,其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需加大用藥量,并且血藥濃度波動不穩定,因此在住院期間有時可采用靜脈用藥。當短期給藥時,消心痛可有效地治療心絞痛。但是如果不間斷地長期用藥,可產生耐藥性。
單硝.酸異山梨酯
單硝.酸異山梨酯(5-單硝.酸異山梨酯)并不經過肝臟的首過代謝,生物利用度達100%,因此口服用藥的效果非常好。目前臨床常用的這類藥物如長效異樂定、Imdur、德脈寧、魯南欣康等多為緩釋制劑,即藥物緩慢平穩釋放,血藥濃度平穩,每日只需服藥1次,患者易于接受,依從性好。這類緩釋制劑的硝.酸酯類藥物有一個治療的空白期,每天約為8~12小時,有利于預防藥物耐藥性的產生。由于硝.酸酯類藥物一般與其他抗心絞痛藥如β阻滯劑和鈣拮抗劑等聯合使用,因此可在硝.酸酯類藥物空白期時用其他抗心絞痛藥物覆蓋。
硝.酸酯類藥物的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有頭痛、臉紅和低血壓。有些患者可在用藥后1~2周內逐漸適應。也可采用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大用藥量的方法解決。老年患者首次用藥時可平臥一會兒。
硝.酸酯類藥物的耐藥性
耐藥性指持續用藥后藥物的治療效果消失。預防硝.酸酯類藥物耐藥性產生的最有效策略是通過安排無硝.酸酯類藥物或低硝.酸酯類藥物的間期。患者心絞痛發作不頻繁的時段,可不使用硝.酸酯類藥物,而這一段時間采用其他抗心絞痛藥物(如倍他樂克等)。硝.酸甘油貼劑每天使用10~12小時或緩釋劑型的5-單硝.酸異山梨酯均有助于解決耐藥性的問題。有研究發現,開博通可部分逆轉硝.酸酯類藥物的耐藥性,但這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總之,硝.酸酯類藥物是緩解心絞痛癥狀,改善心肌缺血,減少心臟負擔的一個非常有效的藥物。硝.酸甘油是心絞痛急性發作期間的急救用藥,有冠心病的患者家中應該常規備用。如果在急性發作期間沒有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消心痛緩解癥狀。消心痛最好的用藥途徑是靜脈輸液,主要在醫院住院期間使用。冠心病患者日常預防及緩解心肌缺血最好的口服藥物是長效異樂定、Imdur、德脈寧、魯南欣康等緩釋制劑。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可使用較廉價的消心痛口服,但是用藥劑量需要加大。
(實習編輯:陳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