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如建議您植入心臟起搏器,肯定是已根據您的病情,反復權衡利弊后作出的決定,應當聽從醫生的意見。上次已經細說了幾種使用人工心臟起搏器的好處,接著,再說說其它的就種。
五、何不選擇藥物治療?
心律失常基本包括心跳過快及過慢兩種。治療心跳過快(包括早搏、心動過速等)的藥物很多且效果往往都不錯,而治療心跳過慢的藥物很少,且作用持續時間短而療效不確切,尤其是口服的藥物,如舒喘靈、阿托品。因此,如果能明確引起心跳慢的原因是長期的、慢性的,并非由于一過性原因(如藥物、電解質紊亂等急性病因)引起,必須選擇療效確切的起搏器治療。
六、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如不安裝會出現什么結果?
醫生如建議您植入心臟起搏器,肯定是已根據您的病情,反復權衡利弊后作出的決定,應當聽從醫生的意見。如因經濟或其他原因暫不同意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因不同的病情,可能會出現如下后果。
1. 生命危險。例如由于心跳慢而曾經發生過暈厥的患者,如不及時植入心臟起搏器可能會危及生命。此時為了及時搶救,醫生通常會要求患者植入臨時心臟起搏器幫助患者渡過危險期,贏得時間后再擇期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
2. 因治療矛盾而不能實施其他有效的治療措施。不少老年患者除了心跳慢外,尚合并存在心跳快(非正常的心臟不規則快速跳動)的病癥,此時如對心跳快進行治療,則有加重心跳慢的可能,并由此導致危險,而不進行治療則患者會出現心悸等明顯不適。如此時不植入心臟起搏器,則醫生對此束手無策。
3. 生活質量下降。如很多患者由于心跳慢引起乏力、活動耐量下降等,如不植入心臟起搏器則這些問題用其他方法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
七、植入起搏器利弊如何?
就像其他治療措施一樣,這也是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即:我能從植入起搏器的治療措施中得到什么好處?又承擔多少風險?
首先是獲得的益處:1. 挽救生命,預防猝死。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心臟停跳會導致死亡,每年全球因植入心臟起搏器而挽救的生命成千上萬。2. 改善生活質量。這往往是大家(甚至包括有些醫生)容易忽視的問題。這里有一組數據,統計了2001年每百萬人口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數量:美國571人,法國552人,日本153人,香港 100人,而中國大陸8人。這個差別不是由于國人罹患心跳減慢的疾病比其他國家少,而是包含了社會、經濟和認識等方面的諸多差異,其中,認識不足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越來越被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我們曾遇到相當多的病人由于緩慢的心跳使其生活質量下降,包括乏力、頭暈、活動耐量下降等,但由于他們感到生命暫時并未受到威脅而拒絕行起搏器治療,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
第二是植入起搏器病人需承擔的風險問題,如前所述,隨著起搏工程學方面的快速進展,植入起搏器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已很低,相對于挽救生命、改善生活質量等,這些風險要小的多。
八、需要選擇何種起搏器治療?
就像其他電子產品一樣,起搏器也有多種型號。一般可分為單腔(即只有一根導線電極放入心臟的一個心腔,通常放置在右心室)和雙腔(即有二根導線,通常分別放置在右心房和右心室)起搏器,前者多是非生理性的,后者多為生理性的。所謂生理性的,即起搏器脈沖的發放次序基本符合正常心臟心房、心室的收縮、舒張順序,使心房、心室的活動協調、同步,達到最大程度恢復心臟正常跳動的方式。如不考慮經濟原因(通常雙腔起搏器比單腔起搏器的價格貴一倍),單從醫學科學角度講,除了因為病情本身的特殊情況,如持續性心房顫動而不能安置雙腔起搏器外,都應該植入雙腔起搏器。起搏器除了能發放脈沖刺激心臟產生激動的基本功能外,近年來又發明了其他不同的功能,如頻率適應、預防心房顫動、閾值自動奪獲(節省起搏器電能)等。一般來說,功能越多,價格越貴。相信有關的專科醫生會結合您的具體病情、經濟情況等與您仔細研討,確定一個最佳的需要植入的起搏器型號。
(實習編輯:陳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