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跟我說,他在感冒時經常出現咳嗽,咳嗽時就服用止咳糖漿,可是常有“越吃越咳”的奇怪現象,有時甚至會并發支氣管炎,不知是什么緣故。
其實,咳嗽是多種疾病引起的共有癥狀,既可因感冒之類的“小毛病”所致,也可能是因為嚴雨的疾病所引起。
現代醫學認為,咳嗽是人體保護性的反射動作。人通過咳嗽,使呼吸道內的異物或痰液得以排出,所以,咳嗽本身是好事。
就感冒引起的咳嗽而言,適當服些咳嗽藥,癥狀會很快好轉,而有的人為何“越吃越咳”呢?原因是不少患者犯了低級錯跌。
選藥不當 咳嗽藥的選擇有講究。咳嗽藥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中樞性止咳藥,例如可待因、咳必清等;另一類是以祛痰為主的藥物,例如必嗽平、川貝止咳糖漿、竹瀝油、蛇膽川貝液、半夏露和復方甘草合劑等。
由于咳嗽是“好事”,能促使人體清除呼吸道的異物和痰液,故通 常選服祛痰藥,以便因勢利導地協助咳嗽實現它的任務。除非咳嗽影響到工作生活時,才考慮適當服用止咳藥。
有的人對中成藥止咳糖漿有好感。殊不知服中成藥也必須嚴格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決不能把咳嗽藥當“糖漿”隨意服用。中醫認為,感冒初起時的咳嗽屬于表證,治療重在解表,如服藥不當,使風寒不得疏解,會加重病情。有不少患肯在風寒咳嗽階段或是痰液呈白色時,隨便服用性屬寒涼的川貝、蛇膽、竹瀝油等,這是不對的。
目前市場上的咳嗽中成藥以性屬寒涼的居多,溫性的品種較少。隨著醫療政革深化.“小毛病上藥店”,如果選服咳嗽中成藥制劑不當,就很可能會“越吃越咳”。性子急的人把整瓶的咳嗽藥往嘴里“倒”,也無濟于事。此外,中成藥中的麻黃會引起血壓升高,桔梗會引起嘔吐。
所以,如不懂中醫辨證的患者,去藥店購買咳嗽藥時,以復方甘草合劑、必嗽平等為妥。
誘因未除 例如在咳嗽頻繁時依然吸煙,煙霧本身就是引起咳嗽的一種“異物”,故煙民得感冒時,咳嗽癥狀往往遷延很久。
忽視了飲水 如果飲水不足,由于體內缺水,痰液會黏稠而難以咳出。感冒患者并發支氣管炎時,痰栓可阻塞小支氣管而加重咳嗽。
只治標,不治本 感冒引起的咳嗽是呼吸道的炎癥,大部分是病毒所致,也可能并發細菌性感染。如果并發細菌性支氣管炎或肺炎,則咳嗽只是“標”,細菌性感染才是“本“,治療雖應標、本兼顧,但重點必須是針對“本”;如只是服些咳嗽藥,足難以奏效的,此時必須使用抗菌藥物。不過,感冒并發細菌感染者只占一小部分,故不能濫用抗菌藥物。
以下幾點是使用抗菌藥物的指征:①痰液呈黃色或草綠色;②血常規檢查提示,白細胞總數增多,中性細胞增多;③胸部X線檢查發現有小片狀融合陰影。
(實習編輯: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