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蘋果自古就有“水果之王”的美譽,英國民間便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蘋果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
它含有大量的食物纖維、有機酸、多酚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預防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癥以及促進大腦發育,增強記憶力等多種功效。對于被生活習慣病所困擾的現代人來說,香甜可口的蘋果簡直就是一劑純天然不苦口的良藥。
富含食物纖維,可以有效預防腸道疾病
與柿子和香蕉一樣,蘋果中也含有大量的食物纖維。有關研究資料表明,每個蘋果中含有大約5克食物纖維,幾乎等于40克煮熟的扁豆中所含的食物纖維。食物纖維不僅可以使大腸的蠕動活躍并通過刺激直腸壁來消除便秘,還可以吸附腸道內產生的致癌物質,使之隨大便一起排出體外。
富含類黃酮,能夠抑制動脈硬化
芬蘭科學家所做的一項實驗證實,在眾多水果當中,蘋果所含的類黃酮最為豐富。類黃酮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通過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從而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此外,類黃酮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從而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并降低死亡率。荷蘭國立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每天吃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蘋果,可以把他們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險性降低一半。芬蘭的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在常吃蘋果的人群當中,男性患腦中風的危險減少了41%,女性則減少了39%。
富含蘋果多酚,具有較好的抗癌功效
類黃酮和多酚是蘋果的兩大基本健康元素。日本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證實,蘋果中所含的多酚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生。研究人員在兩組老鼠身上移植癌細胞后,分別給它們喂食蘋果多酚水溶液和蒸餾水。實驗結果表明,在生存率實驗和癌細胞增生實驗兩方面,蘋果多酚都顯示出較好的抗癌功效。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也曾對紅蘋果和果皮的抗癌功效做過一項對比實驗,結果發現,僅100克連皮帶肉的新鮮蘋果中就含有相當于1 500毫克維生素C的抗癌物質。此外,在芬蘭進行的長達25年的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與不吃蘋果的人相比,每天至少吃一個蘋果的人患肺癌的危險減少了58%,患其他癌癥的危險也減少了13%。
富含有機酸,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
吃蘋果可以降血壓,這一點在半個世紀之前就已經得到確認。蘋果中所含的有機酸能夠在腸道中與膽酸結合,阻礙腸道內的膽固醇被重新吸收進血液,從而起到降低膽固醇的效果。此外,蘋果中所含的果膠也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防止脂肪聚集的作用。
富含大腦所需營養成分,增強人的記憶力
蘋果不僅含有大腦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而且還含有能夠增強兒童記憶力的鋅。此外,人們在咀嚼蘋果時,口腔周圍肌肉的收縮運動也可以促進大腦的活動。因此,蘋果又被人們稱為“記憶之果”。家長如果經常給孩子吃一些蘋果,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并且增強記憶力。
香氣沁人心脾,可以緩解心理緊張
蘋果其實還是一劑治療抑郁和壓抑感的“良藥”。許多研究結果都證實,在諸多氣味中,蘋果的香氣對人的心理影響最大,它可以有效緩解人的心理壓抑感。臨床實踐也證明,讓精神壓抑患者聞蘋果的香氣,可使其壓抑感消失;失眠患者在睡前嗅蘋果的香味,能較快地安靜入睡。據說,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在創作《基督山伯爵》時,曾一度被失眠癥所困擾。后來他聽從醫生的勸告,堅持每天吃一個蘋果,結果失眠癥狀很快便消失了。
(實習編輯: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