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又叫金頭蜈蚣、百足蟲、千足蟲,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全蟲。系夜行食肉性動物,喜棲于陰暗潮濕的地方。主產于陜西、安徽、江蘇、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廣東等省,為臨床常用的蟲類中藥之一。
現代研究證明,蜈蚣含有與蜂毒相似的兩種有毒物質, 即組織胺樣物質和溶血蛋白質。此外,尚含有酪氨酸、亮氨酸、蟻酸、脂肪油、膽甾醇等。具有抗驚厥和抑制結核桿菌和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之作用。中醫認為,本品味辛性溫,入肝經,能搜剃風邪,解毒通絡。基于上述,故蜈蚣可用來治療下述疑難頑病。
1.治口眼歪斜(周圍性面神經炎) 土鱉蟲9克,蜈蚣3條,烘干研末,分為4包,每服1包,日服2次,連續1~3周,必收良效。
2.治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 黃芪60克,水煎,分3次服,每服送下蜈蚣末1.5克,久服即驗。
3.治癲癇 狼毒30克,全蝎、僵蠶各9克,蜈蚣3條,共搗為末,和勻,每服1克,放舌上,用口中津液咽下,日服2次,病重者,可日服3次,宜服7~15天。
4.治急慢驚風、破傷風 蜈蚣、全蝎各等份,共搗為末,和勻,1~2歲者,每服0.9~1.2克,3~5歲者,每服1.8克,6歲以上者,每服3克,均日服2次,以愈為度。
5.治骨結核 蜈蚣4條,全蝎30克,土鱉蟲18克,焙干為末,每服4.5克,日服2次,小兒劑量酌減。
6.治癥積病 炙鱉甲6克,蜈蚣3條,共為細末,分3次溫開水送下,連服半個月,停5日再服,宜服30~60天。
7.治多發性癤腫 蜈蚣2條,全蝎2只,大黃9克,冰片1.5克,共研細末,和勻,以陳醋調成糊狀敷患處。如已化膿潰破,可將藥粉直接撒在清潔后之瘡面上,以促進傷口早日痊愈。
8.治乳癌 斑蟊30克,蜈蚣60克,全蝎120克,炮山甲240克,共研末和勻,糯米飯為丸,如黃豆大,每服1粒,日服2次,溫開水送下,3周為1個療程,宜服2~3個療程。
(實習編輯: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