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4-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陰莖癌過去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曾占男性癌瘤第一位,隨著人民生活和衛生工作的不斷提高,發病日趨減少。
[病因病理]
陰莖癌絕大多數發生于或過長的病人。猶大民族男性新生兒10天行包皮環切術,幾無陰莖癌。伊斯蘭教在幼年行包皮環切術,患陰莖癌者亦罕見。因之,陰莖癌是長期包皮垢積聚在包皮內刺激所引起,是可以預防的腫瘤。
病理上以鱗癌為主,基底細胞癌和腺癌少見。由于陰莖筋膜和白膜堅韌,除晚期病例外,陰莖癌很少侵犯尿道海綿體,亦不影響排尿。淋巴轉移極常見,可轉移至腹股溝、股部、髂淋巴結等。癌侵人海綿體即易有血行擴散,可轉移到肺、肝、骨、腦等。
[臨床表現]
多見于40-60歲、有包莖或包皮過長的病人。開始表現為硬塊或紅斑,突起小腫物或經久不愈的潰瘍,由于包皮垢掩蓋未引起足夠重視,以后有血性分泌物自包皮口流出,腫瘤可突出包皮口或穿破包皮呈菜花樣,表面壞死,滲出物有惡臭,腫瘤繼續發展可侵犯全部陰莖和尿道海綿體。就診時常伴有附近淋巴結腫大。
[診斷]
陰莖癌診斷不困難,但容易延誤診斷和治療,有15-30%發病一年后始就診,多數因忽略、害羞等原因。包皮陰莖頭炎、慢性潰瘍、濕疹等與腫瘤不易鑒別時應行活組織檢查。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并不一定是轉移癌,轉移癌往往堅硬、無壓痛、因定,在原發灶切除并經抗菌治療后仍不縮小。位于隱靜脈進入股靜脈處上內側的股淋巴結是“前哨結”,多數情況下是陰莖癌最早轉移的部位,應引起重視。
[預防]
①開展衛生宣傳,加強預防措施:1)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應作包皮環切術;2)未作包皮環切者,應經常將包皮上翻清洗,不使積垢刺激;3)積極治療慢性包皮陰莖頭炎,此為預防陰莖癌的主要措施。
②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陰莖癌。
③適當進行體育,增強體質。
④加強營養,多食烏龜、鱉甲、淡菜、鱔魚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利恢復。
[治療]
以手術治療為主,也可結合放射和化學治療。
①手術治療
腫瘤小局限于包皮者可僅行包皮環切術。陰莖癌一般需行陰莖部分切除術,至少在癌以上2厘米處切斷,如殘留陰莖不能站立排尿和性交時,應行陰莖全切除術,尿道移至會陰部。有淋巴結轉移者應在原發灶切除后2-6周控制感染后行兩側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
②放射治療
早期和年青人陰莖癌可行放射治療,也有主張陰莖癌先行放射治療,如失敗再行手術。但放射治療療效不理想,大劑量時尚可引起尿道瘦、狹窄等。
③化學治療
博來雷素對陰莖癌有良好療效,也可用于配合手術和放射治療。
④局部處理
確診后應爭取早期行陰莖癌切除根治術。初中期可以大豆甘草湯洗滌患處,再用鴨血清調鳳衣散敷患處,一日1-2次。后期可用鮮山慈菇搗碎爛外敷;潰爛出血者,摻海浮散,外蓋生肌玉紅膏。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