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2-25 來源:青島新聞網 作者: 我要糾錯
調查結果一:求醫之路“九曲十八彎”
治療的病人,大部分都是走了很多的路,花了很多的錢,吃了很多的藥,這在本次調查中充分得以顯示。
在就診人群中,使用過的人數占總人數的一半以上。跑過的醫院也不少,有87%被調查者去過5家以內的醫院求治,去過5家至10家醫院的占13%。
關于治療不孕不育的花費,調查顯示,1萬元至5萬元的占55%,5萬元至10萬元也大有人在,占到2%。
專家分析:相信偏方,盲目就醫,是許多不孕不育癥患者常見的問題。患者把希望寄托在偏方、“靈丹妙藥”上,結果往往是投入了大把的錢卻沒有效果。
還有一種現象,患者通常比較信任綜合醫院,認為綜合醫院實力強,條件好。但由于醫院側重點不同,非專科醫院的檢查結果相對簡單,比如婦科檢查發現內外生殖器正常,B超檢查也正常,輸卵管造影也沒有問題,往往就覺得“沒有問題”。而患者查不出準確的原因也就無法得到正確的治療。
專家建議:正確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前提,診斷越細,治療精確性就越高。不孕不育癥的病因診斷和治療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是一個單方或一個驗方就能解決的,所以,患者切莫找“江湖”診治,以免延誤了治療的良機。應選擇一家正規的大型醫院或正規的專科醫院進行系統檢查。
一般來說,正規的專科醫院對不孕不育患者有一套嚴格的檢查流程:查精液,查有否排卵,再查管道通暢情況等等,針對誘因開展層層排查,有一套科學的檢查體系,遵循科學、規范,先簡單、后復雜,先無創后有創,同時不要忽視簡單而重要的檢查——做同床后試驗,以了解精子與宮頸黏液之間相容關系,來判斷是否存在免疫性不孕。
調查結果二:不孕不育呈年輕化
根據人體生長周期,25歲至30歲應該是身體最為強壯的時期,也是懷孕生子的最佳年齡。然而,調查結果顯示,在前來就診的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患者中,25歲至30歲人數最多,男性占總就診人數的35%,女性占40%。
專家分析:提前,少女懷孕、流產人數增多、婦科炎癥年輕化、男性年輕化,這些都是導致不孕不育癥日趨年輕化的直接原因。
目前80%的不孕癥是由婦科炎癥引起的。婦科炎癥會影響到女性整個生殖系統,導致輸卵管堵塞或其他導致不孕的后果。
男性的生殖系統也同樣是脆弱的,每天吸煙30支以上的男性,其畸形精子的比例超過20%,精子的存活率只有49%;長期駕駛產生的高溫和尾氣污染會使精子畸形并被殺死;而筆記本電腦對身體局部的輻射和洋快餐中的雌性激素也是精子最害怕的“殺手”;飲酒過度會導致活動精子大量減少。
專家建議:女性年紀越大,不孕的幾率越大。要盡量避免做人流手術,重視第一胎孕育。未生育的成年女性得了婦科炎癥要及時治療。
男性除了要適度性生活,預防前列腺炎之外,在“吃喝玩樂”方面也要適度,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多進行體育等。
調查結果三:治療手段過于單一
目前不孕不育癥患者選擇的治療方法相對單一,單純選擇藥物的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48%。在選擇的藥物中,幾乎100%經過中醫藥的治療。西醫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可羅米酚、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及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有一定效果,但存在著高促排卵、低妊娠率、用法及劑量難以掌握等不足,因此婦科醫師通常對此感到十分棘手。
專家分析:不孕不育癥患者應該遵循科學治療的原則,不要盲目用藥,要先確診、后治療,不同的病種選用不同的助孕措施。
因體內激素水平不平衡而引起的不孕不育,可嘗試喝,但器質變吃中藥西藥可能都不解決問題,應該手術治療。
在多種病因中,如輸卵管阻塞、慢性、盆腔粘連、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等,需通過宮腹腔鏡手術解決原發病,恢復正常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才有可能正常懷孕。
專家建議:通過腹腔鏡檢查可以發現30%以上的不孕患者存在著子宮內膜異位癥,宮腔鏡檢查可以發現息肉、粘連、異物等病變。所以如果你各項化驗結果都正常,卻怎么也懷不上孕,可以試試做一個宮腹腔鏡檢查。
在進行完腹腔鏡檢查治療之后,實在不行再依據專家的建議嘗試試管。
調查結果四:不孕首因是輸卵管病變
不孕不育的原因很多,高達上百種。資料顯示,已婚人群中由于男方因素造成不孕不育的占8%~22%,女方因素占25%~37%,雙方因素為21%~38%。
而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在女性不孕的原因中,輸卵管病變是首要致病原因,占總就診女性的48%。其次為卵泡發育異常、排卵障礙,占15%~25%,第三為子宮因素,占10%~15%,其他還包括精神因素、免疫系統障礙等等。
專家分析:輸卵管病變是導致不孕的直接原因,而導致輸卵管病變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婦科炎癥是首因。婦科炎癥往往伴鄰近器官的漿膜或盆腔。婦科炎癥不治療,或久治不愈,容易形成粘連,如輸卵管傘端與附近腹膜粘連,常會影響輸卵管的功能。
專家建議: 如遇輸卵管病變引起的不孕,應首選宮腹腔鏡檢查,直視下可以看到輸卵管有無粘連、粘連程度及管腔是否通暢、通暢度如何。同時,可以在腹腔鏡下直接進行粘連分解術、輸卵管造口等矯正手術治療。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