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嬰兒就產生普遍耐藥性,一生病就輸液,醫院輸液室人滿為患,我國每年有8萬人直接或間接死于濫用抗生素,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人……在今年的兩會上,我國濫用抗生素藥物的問題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高度關注,紛紛痛斥我國濫用抗生素的“三重罪”——不僅使“救命藥”變成了“致命藥”,也造成百姓“看病貴”,更使國人可能集體成為“耐藥一族”。
可怕的細菌耐藥性
濫用抗生素的危險最主要是促進細菌耐藥性的增強。人和細菌、病毒、真菌都是生命體,雖然人類的構成非常復雜,細菌、病毒非常簡單,但是作為生命體,當它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就要反擊,就要抵抗。比如人在受到危險的時候產生逃避、奮起反抗、自衛等等一些措施,同樣細菌、病毒或者是真菌等也會,它的耐藥也就是跟我們類似的方式,有抗生素去了它可 以產生一些水解酶把抗生素水解掉,或者是用隔離的辦法讓抗生素進入不到它的細胞里面。可以說人類可以想到的抵抗外來侵害的辦法細菌都可以想到,細菌雖然小 但是是非常聰明的小精靈,要把它消滅掉不是這么簡單的。
濫用抗生素引發多種疾病
抗生素本身是一個藥物,廣泛使用以后可以產生很多不良反應,這是大家屢見不鮮的。比如小孩使用了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現了耳聾,以后會成為聾啞兒童,成人使用可能會有腎臟的問題。還有紅霉素里面的四環素,大量使用會造成肝臟的損害,小孩使用會影響牙齒和骨骼的發育問題。每一種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應是各式各樣,基本上涉及到人體的每一個器官,每一個系統,只不過每一種藥物的側重點不一樣。
據專家介紹,耳毒性抗生素包括鏈霉素、雙氫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多粘菌素、萬古霉素、春雷霉素等。它們都是廣譜抗生素,主要毒害前庭耳 蝸神經,引起神經耳聾。患者首先會表現為高頻聽力下降,但一般不易察覺,待用藥數周、數月或停藥半年后,毒性開始擴展,病人聽力出現問題,出現“遲發性耳 毒反應”,這時耳聾一般已不可逆,很難百分之百恢復。兒童由于對細菌病毒以及對藥物的耐受力都很脆弱,成為最大受害群體。因此,專家提醒兒童要特別慎用抗生素。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對待抗生素,正確的態度是既不能濫用,也不能不用。在提高防護意識的基礎上,合理使用,才是科學的用藥之道。專家提醒,凡超時、超量、不對癥使用或未嚴格規范使用抗菌藥,都屬于抗菌藥濫用,應盡量避免。患者不要自行購買或擅自使用該類藥物,也不要主動向醫生要求使用,應在醫生正確指導下用藥,同 時醫生對這類藥物也應嚴格掌握適應癥,謹慎用藥。
具體來看,用藥前應看清藥物的不良反應,重視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用藥總量不宜過大,療程不能太長,要按規定用量使用。在使用時,應堅持五大原 則,即“能用窄譜就不要使用廣譜抗菌藥”,“能用口服解決就不要打針”,“能用肌肉注射解決就不用靜脈滴注”,“能用一種抗菌素解決就不用兩種”,“能用普通抗菌素就不用高級抗菌素”。用藥期間一旦出現眩暈、耳鳴等不良反應,應立即減量或停用。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濫用抗生素已經成為影響國人身體素質的一大隱患。所幸國人和相關部門對抗生素的重視程度都在逐步提高,相信隨著抗生素管理的加強,抗生素知識的普及,抗生素將在撥亂反正后,發揮出更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