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2-22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患了,很苦惱于用藥,對一些激素類藥物,有的大夫說效果好,有的大夫則不提倡。那么,到底該怎么用藥?
治療皮膚病最常用外用藥,而外用藥選擇或使用不當,往往無效,甚至使病情加劇、惡化。那么,如何正確使用外用藥物呢?
◆不同病期,劑型有別
相同的藥物,有不同的劑型,如溶液、糊劑、粉劑、洗劑、軟膏乳劑和酊劑等。不同的劑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適應癥,故應根據皮膚病不同病期的和皮損特點,正確選用。
一般急性期局部紅腫、水皰、糜爛時,多選用溶液濕敷,可起到消炎作用;有滲液者,先用溶液濕敷,后用油劑。皮損處于亞急性期時,紅腫減輕,滲液減少,可酌情選用糊劑、粉劑和洗劑,以發揮其消炎、止癢、收斂的作用。
慢性期皮損增厚,呈苔蘚樣變時,多用軟膏和乳劑,它們穿透力強,作用持久,且有潤滑作用。還應注意:
即使同一藥物,同一劑型,也可因濃度不同而作用各異。如3%水楊酸有軟化和溶解角質作用,20%以上的水楊酸則是一種腐蝕劑。
◆對癥用藥,準確選藥
如患皮炎、等,用癬藥水涂搽,會使炎癥、皮損加重;而皮膚癬疾用激素類藥膏,猶如火上澆油,會促使病菌繁殖;原本是黃胺藥引起的藥疹,若用磺胺嘧啶濕敷,則更是雪上加霜。
有的藥物如雄黃膏和硫磺膏僅一字之差,而用途迥異,前者用于,后者用于、、濕疹等,切不可混淆。
還有的藥物名實不符,如皮質激素類軟膏去炎松,并不能用于具有“炎”性特征的感染性皮膚病,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結核性皮膚病等,都應列為禁忌。
僅以水痘為例,水痘本身并不易造成嚴重危害,如果濫用去炎松,或膚輕松軟膏,就可能發生出血性水痘或繼發細菌染而引起嚴重不良后果。因此,一旦患了皮膚病,應由明確診斷并憑處方用藥為妥。
◆掌握用法,科學用藥
皮膚病用藥時間和次數也有講究。藥水和洗劑,容易揮發而降低療效,用藥次數相對要多一些,一般每3個小時搽1次;酊劑、軟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
濕敷方法也要得當。用藥前,除了要清洗患部外,對于痂皮,應先消毒并用油軟化后拭去。皮損處若見直徑大于半厘米的水皰,要以消毒空針筒抽出內容物,保留皰壁。有毛發部位用藥前,應先剃去毛發,然后再上藥。
◆因人而宜,嚴守禁忌
選用藥物時,還應考慮年齡、性別、患病部位與患者體質等。如老幼患者應選低濃度藥物;孕產婦使用外用藥時,應顧及對胎兒、乳兒的影響;
面部、乳房、外陰處不可用濃度高或刺激性強的藥物,兒童、婦女更應慎用;手掌、足底部等可用高濃度的藥物;
皮膚敏感者,先用低濃度,后用高濃度。對新藥或易致敏藥物,先小面積用,如無反應,再根據需要逐漸提高濃度及擴大使用面積。
此外,一旦發現樣或濕疹樣皮疹,且有、等過敏反應,就應立即停藥,并去診治。
(責任編輯:姚琦)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方(38) 白發方(70) 黃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生診斷及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